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社交网络实名制及其辩证思考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15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一、选题背景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一、互联网治理研究第10-11页
        二、网络实名制研究第11-14页
            (一)新闻传播学角度:信息传播与规制第12页
            (二)法学与伦理学角度:权利与权力的博弈第12-13页
            (三)公共管理学角度:自由空间与公共秩序第13-14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5页
        一、研究内容第14页
        二、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一)文献分析法第14页
            (二)问卷调查法第14-15页
            (三)深度访谈法第15页
第一章 社交网络实名制的历史沿革第15-24页
    第一节 社交网络实名制的概念梳理第15-17页
        一、实名制第15-16页
        二、网络实名制第16页
        三、社交网络实名制第16-17页
    第二节 社交网络实名制的发展历程第17-24页
        一、国外社交网络实名制发展历程第17-20页
        二、国内社交网络实名制的发展历程第20-24页
第二章 社交网络实名制的社会语境第24-36页
    第一节 全球互联与国家安全战略第25-28页
        一、“网络帝国主义”的强势入侵第25-26页
        二、网络空间界限模糊性第26-27页
        三、网络经济的不稳定性第27-28页
    第二节 社交媒体的文化症候第28-31页
        一、分享内容的泛娱乐化第28-29页
        二、虚拟人际的认同危机第29-30页
        三、新群体力量的崛起第30-31页
    第三节 网络技术重塑权力关系第31-36页
        一、网络分权第31-33页
        二、网络赋权第33-35页
        三、网络权力的博弈第35-36页
第三章 社交网络实名制的认知逻辑第36-49页
    第一节 社交网络实名制的理念选择第36-43页
        一、个人信息的保护与暴露第37-39页
        二、言论自由的规范与限制第39-41页
        三、社会信任的增强与缺失第41-43页
    第二节 社交网络实名制的价值取向第43-46页
        一、秩序维护与权力管制第43-44页
        二、运营规制与利益操纵第44-46页
        三、行为规范与身份限制第46页
    第三节 社交网络实名制的实践模式第46-49页
        一、实践主体的认定第46-47页
        二、实践路径的设计第47-48页
        三、实践范围的分合第48-49页
第四章 社交网络实名制的困境与举措第49-61页
    第一节 社交网络实名制面临的困境第49-53页
        一、社交网络实名制的法理困境第50-51页
        二、社交网络实名制的技术困境第51-52页
        三、社交网络实名制的民意困境第52-53页
    第二节 社交网络实名制的规范举措第53-61页
        一、以立法为基础,维护网民正当权益第53-55页
        二、以技术为支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第55-57页
        三、以人为本,贯彻“善治”理念第57-61页
结语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8页
附:攻读研究生期间已发表论文情况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介环境下媒介间议程设置研究--以榆林产妇事件为例
下一篇: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动融合研究--以央视“东方之星”事件报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