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五官科论文--眼科论文

揿针治疗视频终端视疲劳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词表第9-10页
1.引言第10-11页
2.试验设计第11-20页
    2.1 设计方法及对象第11-12页
    2.2 诊断标准第12-16页
        2.2.1 中医诊断标准第12页
        2.2.2 西医诊断标准第12-13页
        2.2.3 中西医临床症状计分标准第13-14页
        2.2.4 病例纳入标准第14-15页
        2.2.5 病例排除标准第15页
        2.2.6 病例剔除标准第15-16页
        2.2.7 退出及脱落病例标准第16页
        2.2.8 中止试验标准第16页
    2.3 观察方案第16-20页
        2.3.1 药品和仪器第16-17页
        2.3.2 治疗方法第17页
        2.3.3 观测指标及检查方法第17-19页
        2.3.4 疗效性指标第19页
        2.3.5 疗效判定第19-20页
    2.4 统计分析方法第20页
3.观察结果和分析第20-33页
    3.1 病例入组、脱落情况第20-21页
    3.2 治疗前相关资料分析第21-22页
        3.2.1 一般资料第21页
        3.2.2 治疗前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指标比较第21-22页
    3.3 各组治疗后的情况第22-32页
        3.3.1 治疗后各组间检查结果及分析第22-25页
        3.3.2 治疗后三组西医症状计分结果及分析第25-28页
        3.3.3 治疗后三组中医症状计分结果及分析第28-30页
        3.3.4 治疗后三组间疗效比较第30-32页
        3.3.5 不良反应第32页
    3.4 小结第32-33页
4.讨论第33-45页
    4.1 西医视频终端对视疲劳的认识第33-38页
        4.1.1 视频终端视疲劳诊断第33-34页
        4.1.2 流行病学研究第34页
        4.1.3 视频终端视疲劳的病因第34-36页
        4.1.4 视频终端视疲劳的产生机制第36-37页
        4.1.5 视频终端视疲劳的西医治疗第37-38页
    4.2 中医对视频终端视疲劳的认识第38-41页
        4.2.1 视频终端视疲劳的病因病机第38-39页
        4.2.2 视频终端视疲劳的中医治疗第39-41页
    4.3 揿针作用及原理第41-42页
    4.4 揿针穴位的选择第42-43页
    4.5 滴眼液的选择第43-44页
    4.6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频终端视疲劳结果及疗效分析第44-45页
5.结论第45页
6.问题与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致谢第50-51页
文献综述第51-61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件1 揿针治疗的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SOP)第61-62页
附件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藏药红景天及其复方多血康胶囊提取工艺与质量分析研究
下一篇:电针夹脊穴配合灸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时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