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饱和非饱和渗流稳定及地震响应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堆石体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混凝土面板堆石体渗流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2.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应变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堆石坝边坡稳定问题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4 堆石坝动力问题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堆石坝模拟理论及分析方法 | 第20-38页 |
2.1 堆石坝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20-28页 |
2.1.1 弹塑性本构模型 | 第21-23页 |
2.1.2 有限元理论方程 | 第23-24页 |
2.1.3 应力-孔隙压力本构模型 | 第24-25页 |
2.1.4 应力效应的耦合有限元分析 | 第25-28页 |
2.2 堆石坝渗流基本理论 | 第28-30页 |
2.2.1 达西定律 | 第28-29页 |
2.2.2 堆石坝渗流微分方程 | 第29-30页 |
2.2.3 堆石坝渗流瞬态积分 | 第30页 |
2.3 堆石坝坝坡稳定计算 | 第30-35页 |
2.3.1 坝体饱和土的安全系数 | 第30-33页 |
2.3.2 负的孔隙水压力 | 第33页 |
2.3.3 非饱和土的安全系数 | 第33页 |
2.3.4 坝坡有限单元应力法 | 第33-35页 |
2.4 堆石坝二维抗震响应分析 | 第35-36页 |
2.4.1 拟静力法 | 第35页 |
2.4.2 动力法 | 第35-36页 |
2.5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研究特点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数值模拟分析 | 第38-64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38-42页 |
3.2 堆石坝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 | 第42-43页 |
3.2.1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计算模拟过程 | 第42-43页 |
3.2.2 堆石坝模型计算参数 | 第43页 |
3.3 堆石坝设计计算工况 | 第43-45页 |
3.4 堆石坝二维竣工期计算结果 | 第45-49页 |
3.4.1 坝体竣工期位移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3.4.2 坝体竣工期应力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3.4.3 竣工期边坡稳定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3.5 堆石坝正常蓄水位计算结果 | 第49-56页 |
3.5.1 坝体正常蓄水变形位移及应力分析 | 第49-54页 |
3.5.2 坝体正常蓄水稳定渗流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3.5.3 坝体正常蓄水渗流坝体边坡分析结果 | 第55-56页 |
3.6 堆石坝校核洪水位计算结果 | 第56-62页 |
3.6.1 坝体校核洪水位变形位移及应力分析 | 第56-60页 |
3.6.2 坝体校核洪水位渗流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3.6.3 校核洪水坝坡稳定分析 | 第61-6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面板堆石坝二维瞬态动力分析 | 第64-84页 |
4.1 堆石坝地震位移及加速度分析 | 第65-72页 |
4.2 堆石坝体地震应力结果分析 | 第72-81页 |
4.3 地震作用下游坝坡动力稳定分析 | 第81-8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面板堆石坝三维计算结果 | 第84-96页 |
5.1 三维坝体建模及模型计算理论 | 第84-86页 |
5.2 三维坝体竣工工况计算结果分析 | 第86-91页 |
5.2.1 坝体竣工工况 | 第86-87页 |
5.2.2 坝体最高断面竣工工况分析 | 第87-89页 |
5.2.3 坝体坝轴向竣工工况分析 | 第89页 |
5.2.4 坝体面板竣工工况分析 | 第89-91页 |
5.3 三维坝体蓄水工况计算结果分析 | 第91-95页 |
5.3.1 坝体143断面蓄水工况分析 | 第91-92页 |
5.3.2 坝体坝轴向蓄水工况分析 | 第92-93页 |
5.3.3 坝体面板蓄水工况分析 | 第93-9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96-100页 |
6.1 结论 | 第96-9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附录A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7-108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