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5页 |
·聚酰亚胺的合成途径 | 第9-11页 |
·聚合过程中或在大分子反应中形成酰亚胺环的合成方法 | 第10页 |
·以带酰亚胺环的单体缩聚获得聚酰亚胺 | 第10-11页 |
·聚酰亚胺的性能 | 第11页 |
·聚酰亚胺的种类 | 第11-20页 |
·可溶型聚酰亚胺 | 第11-16页 |
·透明型聚酰亚胺 | 第16-17页 |
·低介电型聚酰亚胺 | 第17-19页 |
·低热膨胀型聚酰亚胺 | 第19-20页 |
·聚酰亚胺材料的应用 | 第20页 |
·选题设计 | 第20-25页 |
·芳香族聚酰亚胺 | 第20-21页 |
·脂环族聚酰亚胺 | 第21-24页 |
·本实验的选题设计 | 第24-25页 |
第2章 具有三元菲环结构的脂环族二酐的合成、应用及其性能研究 | 第25-32页 |
·前言 | 第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马来海松酸的合成 | 第26-27页 |
·马来松香二酐的合成 | 第27页 |
·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 | 第27-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1页 |
·化学结构 | 第28-30页 |
·二酐溶解性能 | 第30页 |
·膜性能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第3章 活性封端聚酰亚胺低聚物的合成 | 第32-38页 |
·前言 | 第32-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樟脑二胺的合成 | 第38-44页 |
·前言 | 第38-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2页 |
·樟脑二酸的合成 | 第39页 |
·樟脑酰氯的合成 | 第39-40页 |
·樟脑酰胺的合成 | 第40页 |
·樟脑二胺的合成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