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6页 |
1.1 汶川地震震害 | 第15页 |
1.2 汶川地震教学楼倒塌震害分析 | 第15-19页 |
1.2.1 教学楼震害调查 | 第15页 |
1.2.2 工程抗震设防原则 | 第15-17页 |
1.2.3 框架结构教学楼震害分析 | 第17-19页 |
1.3 框架结构理论 | 第19-20页 |
1.3.1 框架结构概述 | 第19页 |
1.3.2 框架结构变形特征 | 第19页 |
1.3.3 框架结构的布置要求 | 第19-20页 |
1.4 框架-剪力墙结构理论 | 第20-22页 |
1.4.1 框架-剪力墙结构概述 | 第20页 |
1.4.2 框架-剪力墙结构变形特征 | 第20页 |
1.4.3 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分配特征 | 第20-21页 |
1.4.4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要求 | 第21-22页 |
1.5 翼缘框架柱框架结构形式及其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5.1 翼缘框架柱框架结构体系 | 第22-23页 |
1.5.2 翼缘框架柱框架结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1.6.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24页 |
1.6.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1.6.3 预期的主要结果 | 第25-26页 |
第2章 翼缘框架柱框架结构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 | 第26-51页 |
2.1 钢筋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分析概述 | 第26-39页 |
2.1.1 弹塑性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2.1.2 静力弹塑性分析的方法 | 第27-34页 |
2.1.3 Push-over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 第34页 |
2.1.4 动力弹塑性分析的方法 | 第34-39页 |
2.1.5 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 第39页 |
2.2 纯框架结构和翼缘框架柱框架结构模型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 | 第39-49页 |
2.2.1 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40-44页 |
2.2.2 动力弹塑性分析 | 第44-4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3章 翼缘框架柱框架结构平面布置规律 | 第51-63页 |
3.1 翼缘框架柱框架结构动力特性 | 第51页 |
3.2 翼墙尺寸对翼缘框架柱框架结构的影响 | 第51-62页 |
3.2.1 工程概况 | 第51-52页 |
3.2.2 纯框架结构模型分析 | 第52-53页 |
3.2.3 翼缘框架柱框架结构模型分析(翼墙长度变化) | 第53-58页 |
3.2.4 翼缘框架柱框架结构模型分析(翼墙位置变化) | 第58-6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翼缘框架柱框架结构经济性能分析 | 第63-73页 |
4.1 模型简介 | 第63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63-71页 |
4.2.1 初步方案选择 | 第64页 |
4.2.2 方案B材料用量 | 第64-67页 |
4.2.3 方案C材料用量 | 第67-70页 |
4.2.4 材料用量分析 | 第70-71页 |
4.2.5 材料费用分析 | 第7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5.1 主要工作和成果 | 第73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