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基于居民空间感受的住区步行空间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1.1 课题背景第16-17页
    1.2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概念界定第17-19页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第17页
        1.2.2 相关概念界定第17-19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1.3.1 研究目的第19页
        1.3.2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4 相关研究综述第20-24页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20-22页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22-24页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24-26页
        1.5.1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5.2 研究框架第25-26页
第二章 住区步行空间与居民空间感受的基础研究第26-43页
    2.1 住区步行空间的历史发展第26-35页
        2.1.1 国外住区步行空间的历史发展第26-29页
        2.1.2 国内住区步行空间的历史发展第29-35页
    2.2 居民空间感受的基础研究第35-37页
        2.2.1 步行行为的基本类型第35页
        2.2.2 步行行为的特点第35-36页
        2.2.3 步行过程空间感受的特点第36-37页
    2.3 住区步行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第37-39页
        2.3.1 路径第38页
        2.3.2 节点第38-39页
    2.4 住区步行空间的特征第39-42页
        2.4.1 空间结构的层次性第39-40页
        2.4.2 步行路径的立体性第40页
        2.4.3 空间形态的多样性第40-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居民体验视角下的住区步行空间类型分析第43-65页
    3.1 空间结构层次类型第43-46页
        3.1.1 无过渡空间第43-44页
        3.1.2 单层次过渡空间第44-45页
        3.1.3 多层次过渡空间第45-46页
    3.2 步行路径基本类型第46-60页
        3.2.1 水平路径第46-49页
        3.2.2 竖向路径第49-60页
    3.3 步行空间形态类型第60-64页
        3.3.1 步行空间尺度和比例第61-63页
        3.3.2 步行空间界面第63-64页
    3.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四章 住区步行空间与居民空间感受的实例调研第65-90页
    4.1 案例调研基本介绍第65-68页
        4.1.1 案例选取及调研方法第65-66页
        4.1.2 案例基本情况第66-68页
    4.2 步行空间特征分析第68-76页
        4.2.1 空间结构层次分析第68-69页
        4.2.2 基于空间句法的步行路径分析第69-73页
        4.2.3 步行空间形态分析第73-76页
    4.3 基于SD法的居民空间感受调研分析第76-81页
        4.3.1 居民空间感受影响要素第76-77页
        4.3.2 基于SD法的居民空间感受对比研究第77-81页
    4.4 居民空间感受影响要素的量化分析第81-89页
        4.4.1 居民空间感受影响要素的权重计算第82-86页
        4.4.2 不同性别和年龄居民空间感受的群体差异第86-89页
    4.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五章 基于居民空间感受的住区步行空间设计原则第90-111页
    5.1 可达性第90-93页
        5.1.1 在期望步行距离内提供可选择的步行路径第90-92页
        5.1.2 提高步行空间的主观可达性第92-93页
    5.2 复杂性与丰富性第93-98页
        5.2.1 营造适度复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第93-94页
        5.2.2 组织步行路径的空间序列第94-96页
        5.2.3 发展多空间维度的休憩步行空间第96-97页
        5.2.4 营造兼具观赏性和参与性的步行空间第97-98页
    5.3 安全性第98-102页
        5.3.1 提高住区可防卫性第98-100页
        5.3.2 避免车行影响的步行道第100-101页
        5.3.3 关注步道微观环境的安全第101-102页
    5.4 舒适性第102-107页
        5.4.1 利用植物与构筑物遮阳第103页
        5.4.2 改善地库与架空层的采光第103-105页
        5.4.3 营造舒适的空间尺度感和限定感第105-106页
        5.4.4 提升空间氛围舒适性第106-107页
    5.5 包容性第107-110页
        5.5.1 关注差异化的人群需求第107-109页
        5.5.2 复合空间功能第109-110页
    5.6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结语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6页
附录第116-121页
    附录一:住区步行空间调查问卷第116-118页
    附录二:实地调研案例汇总第118-12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附件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串并补偿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下一篇:魏晋南北朝士人园林与养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