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解释、案例论文

河南首例生产销售注射肾上腺素猪肉案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1-12页
一、河南首例生产销售注射肾上腺素猪肉案情简介及争议焦点第12-15页
    (一) 案情简介第12-13页
    (二) 争议焦点第13-15页
        1. 关于认定“食品”及“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争议第13页
        2. 关于认定“掺入”和“销售”肾上腺素行为的争议第13-14页
        3. 关于认定犯罪数额的争议第14-15页
二、本案犯罪对象的刑法分析第15-21页
    (一) “生猪”的刑法认定第15-16页
        1. 刑法意义上“食品”的定义第15页
        2. “生猪”属于刑法上的“食品”第15-16页
    (二) “肾上腺素”的刑法认定第16-21页
        1. 刑法意义上“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定义第16-18页
        2. “肾上腺素”属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第18-21页
三、本案犯罪行为的刑法分析第21-30页
    (一) “注射”行为的刑法定性第21-22页
        1. 刑法意义上“掺入”行为的界定第21-22页
        2. “注射”行为应认定为“掺入”行为第22页
    (二) 销售“肾上腺素”行为的刑法定性第22-30页
        1. 适用非法经营罪的利弊分析第22-24页
        2. 适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利弊分析第24-27页
        3. 适用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利弊分析第27-30页
四、本案犯罪数额的刑法分析第30-35页
    (一) 认定犯罪数额的意义第30-31页
        1. 为追究本罪背后的渎职犯罪做下铺垫第30-31页
        2. 为提起公益诉讼提供充分必要条件第31页
    (二) 认定犯罪数额的障碍第31-33页
        1. 行业特性导致证据灭失第31-33页
        2. 人为因素导致证据灭失第33页
    (三) 认定犯罪数额障碍的应对第33-35页
        1. 全面构建证据体系弥补证据缺失第33-34页
        2. 善用侦查谋略、立足细节及时捕捉证据第34-35页
五、本案对食品安全刑事保护的启示与展望第35-40页
    (一) 完善规制“肾上腺素”使用的法律机制第35-37页
        1. 行政法规、规章应明确规定“肾上腺素”的性质第35页
        2. 健全配套的司法鉴定制度第35-37页
    (二) 扩充刑法对食品安全类犯罪的处罚范围第37-40页
        1. 增加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犯罪第37-38页
        2. 增设持有型犯罪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动驾驶汽车致害的侵权法律规制研究
下一篇:前提与限度:我国正当防卫实践突破的两个关键问题--以海峡两岸比较研究为路径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