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1 对口援藏政策的理论基础 | 第10-11页 |
1.3.2 对口援藏政策的绩效评价 | 第11-13页 |
1.3.3 对口援藏政策的持续运行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对口援藏政策的历史演变 | 第17-24页 |
2.1 探索阶段(1979-1993年) | 第18-19页 |
2.2 正式确立阶段(1994-2000年) | 第19-20页 |
2.3 全面实施阶段(2001-2014年) | 第20-22页 |
2.4 成熟完善阶段(2015年至今) | 第22-24页 |
第3章 对口援藏政策区域增长效应的理论假说与模型构建 | 第24-28页 |
3.1 理论假说 | 第24页 |
3.2 对口援藏政策区域增长效应的指标选取 | 第24-25页 |
3.3 对口援藏政策区域增长效应的模型构建 | 第25-28页 |
3.3.1 面板数据的相关定义 | 第25-26页 |
3.3.2 模型构建 | 第26-28页 |
第4章 对口援藏政策区域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28-49页 |
4.1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 第28-29页 |
4.2 平稳性及相关检验 | 第29-32页 |
4.2.1 单位根平稳性检验 | 第29-30页 |
4.2.2 协整性检验 | 第30-31页 |
4.2.3 异方差检验和相关性检验 | 第31-32页 |
4.3 实证分析 | 第32-47页 |
4.3.1 西藏自治区全区区域增长效应评价 | 第32-33页 |
4.3.2 西藏七地市(区)分市(区)区域增长效应分析评价 | 第33-47页 |
4.4 稳健性检验 | 第47-49页 |
第5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9-53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9页 |
5.2 提升对口援藏政策区域增长效应的对策建议 | 第49-53页 |
5.2.1 建立稳定的援藏资金动态增长机制 | 第50页 |
5.2.2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 第50-51页 |
5.2.3 探索发展“飞地经济” | 第51页 |
5.2.4 加强智力援藏工作 | 第51-52页 |
5.2.5 积极促进地区间差异的缩小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A: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43项工程一览表 | 第58-59页 |
附录B:对口支援西藏省市一览表 | 第59-60页 |
附录C:对口支援西藏中央企业一览表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