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0页
一、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概述第10-20页
 (一) 民事诉讼调解的概念和性质第10-13页
  1、调解的含义第10-11页
  2、民事诉讼调解的概念第11-12页
  3、民事诉讼调解的性质第12-13页
 (二) 民事诉讼调解的功能第13-15页
  1、纠纷解决功能第13-14页
  2、教育功能第14页
  3、和谐功能第14页
  4、节约司法资源功能第14-15页
 (三) 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5-17页
  1、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第15-16页
  2、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第16-17页
 (四) 民事诉讼调解的优越性第17-20页
二、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20-27页
 (一) 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第20-21页
 (二) 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1-27页
  1、调解主体身份的双重性第21-22页
  2、自愿原则与司法强制性的矛盾第22页
  3、诉讼调解缺乏审级限制第22-23页
  4、对当事人的"反悔权"缺乏制约机制第23页
  5、诉讼调解无期限限制第23页
  6、权利保护与让步息讼的矛盾第23-24页
  7、调审合一的模式必然导致重调轻判第24-25页
  8、缺乏对法官随意启动调解程序的制约机制第25页
  9、对恶意调解缺乏制约机制第25页
  10、调解的基础性条件"事实清楚、分清是非"不合理第25-27页
三、域外相关制度之考察及其借鉴第27-33页
 (一) 美国的法院调解与诉讼和解制度第27-28页
 (二) 英国的诉讼和解制度第28页
 (三) 日本的民事调停和诉讼和解制度第28-30页
 (四) 德国的诉讼外调解与诉讼和解制度第30-31页
 (五) 法国的诉讼调解与和解制度第31页
 (六) 域外相关制度对我国的借鉴第31-33页
四、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之设想第33-43页
 (一) 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改革模式之评析第33-37页
  1、调解取消论第33-34页
  2、调解完善论第34-35页
  3、和解替代论第35-36页
  4、调审分离论第36-37页
  5、和解建立论第37页
 (二)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之具体构想第37-43页
  1、实行调审分离的诉讼模式第38-39页
  2、对诉讼调解的审级予以限制第39页
  3、设立诉讼上和解制度第39-40页
  4、调解协议效力的法律化第40-41页
  5、明确限制调解的期限第41页
  6、强化对当事人的权利保护第41页
  7、限制调解程序的启动第41-42页
  8、对恶意调解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第42页
  9、取消调解的基础性条件"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时期所得税法制研究
下一篇:我国行政审判体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