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的研究--以广德县青岭页岩矿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3-17页 |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第15-16页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16-17页 |
2. 青岭矿区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 第17-23页 |
2.1 位置与交通 | 第17-18页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第18页 |
2.3 矿山地质概况 | 第18-21页 |
2.3.1 地层与构造 | 第18-19页 |
2.3.2 矿区水文地质概况 | 第19-20页 |
2.3.3 矿区边坡工程地质概况 | 第20-21页 |
2.4 矿山开采方式及现状 | 第21-23页 |
3. 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 | 第23-55页 |
3.1 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 | 第23-26页 |
3.1.1 工程地质因素 | 第23-25页 |
3.1.2 水文地质因素 | 第25-26页 |
3.1.3 采矿活动因素 | 第26页 |
3.2 矿区边坡岩体结构面调查统计及分析 | 第26-32页 |
3.2.1 结构面调查统计 | 第26-31页 |
3.2.2 岩体结构类型及岩体完整程度 | 第31-32页 |
3.3 结构面与岩体强度 | 第32-35页 |
3.3.1 结构面室内剪切试验 | 第32-33页 |
3.3.2 岩体强度 | 第33-35页 |
3.4 边坡破坏模式 | 第35-41页 |
3.4.1 边坡工程地质分区 | 第35-38页 |
3.4.2 矿山边坡破坏模式 | 第38-41页 |
3.5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计算 | 第41-53页 |
3.5.1 典型分析剖面的选定 | 第41-42页 |
3.5.2 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况 | 第42-43页 |
3.5.3 允许安全系数的选取 | 第43-44页 |
3.5.4 计算参数 | 第44-45页 |
3.5.5 顺层边坡溃曲分析 | 第45-48页 |
3.5.6 边坡滑动安全系数求解 | 第48-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边坡稳定性的数值分析 | 第55-71页 |
4.1 FLAC3D软件及强度折减法简介 | 第55-58页 |
4.2 边坡失稳判据 | 第58页 |
4.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58-61页 |
4.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61-69页 |
4.4.1 初始平衡计算 | 第61-62页 |
4.4.2 模拟结果 | 第62-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5 矿山边坡工程措施和建议 | 第71-77页 |
5.1 边坡防护原则 | 第71-72页 |
5.2 常用边坡防护措施 | 第72-74页 |
5.2.1 排水工程 | 第72页 |
5.2.2 锚固技术 | 第72-73页 |
5.2.3 钢筋混凝土支挡 | 第73页 |
5.2.4 削坡减载 | 第73页 |
5.2.5 生态防护 | 第73-74页 |
5.3 本露天矿边坡防护措施 | 第74-75页 |
5.3.1 Ⅰ区边坡治理建议 | 第74页 |
5.3.2 Ⅱ、Ⅲ区边坡治理建议 | 第74页 |
5.3.3 Ⅳ区边坡治理建议 | 第74-75页 |
5.3.4 边坡的监测 | 第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结论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