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张爱玲与苏童小说中女性审丑形象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状况第11-13页
   ·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二章 两位作家作品中的性别意识第15-31页
   ·张爱玲作品中的性别意识第15-24页
     ·作品中的女性自醒第16-19页
     ·男性的缺席第19-22页
     ·女性本质的重塑第22-24页
   ·苏童作品中的性别意识第24-31页
     ·中性的视角第25-26页
     ·男权话语下的女性本质还原第26-28页
     ·对女性的同情和人文关怀第28-31页
第三章 两位作家笔下女性绝望的生存状态第31-41页
   ·不同人物形象的卑微命运第31-35页
     ·家庭女性的命运第31-33页
     ·妓女形象的命运第33-35页
   ·男权和宗法制度下的牺牲品第35-36页
   ·爱情的缺失第36-38页
   ·亲情的泯灭第38-41页
第四章 两位作家作品中女性丑恶心理的共同表现第41-57页
   ·女性自私心理的表现第41-44页
   ·对同性的嫉妒和爱慕虚荣第44-50页
     ·没有硝烟的战争第44-47页
     ·物质的奴隶第47-50页
   ·女性的依附意识和崇拜心理第50-57页
     ·依附意识第50-53页
     ·崇拜心理第53-57页
第五章 两位作家笔下女性形象的审丑价值(带结语)第57-66页
   ·颠覆女性神话第57-61页
     ·张爱玲对女性神话的颠覆第57-60页
     ·苏童对女性神话的颠覆第60-61页
   ·跨时代的回环第61-66页
     ·审丑空间的扩展第61-64页
     ·从同性到异性笔下女性的重塑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附录A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阮籍、左思五言咏怀诗比较研究
下一篇:乡村和城市之间--论沈从文创作思想的转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