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14-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基本框架 | 第15-17页 |
第2章 毛泽东习近平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 第17-31页 |
2.1 毛泽东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 第17-23页 |
2.1.1 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思想 | 第17-19页 |
2.1.2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 第19-22页 |
2.1.3 一切依靠群众,一切相信群众 | 第22-23页 |
2.1.4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第23页 |
2.2 习近平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 第23-31页 |
2.2.1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 第24-25页 |
2.2.2 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联系党群关系 | 第25-28页 |
2.2.3 中国梦归根究底是人民的梦 | 第28-31页 |
第3章 毛泽东习近平群众观的异同及原因分析 | 第31-49页 |
3.1 毛泽东习近平群众观相同点 | 第31-35页 |
3.1.1 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第31-32页 |
3.1.2 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人民利益至上 | 第32-33页 |
3.1.3 党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 第33-34页 |
3.1.4 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 第34-35页 |
3.2 毛泽东习近平群众观不同点 | 第35-45页 |
3.2.1 人民群众内涵认识的差异性 | 第36-38页 |
3.2.2 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形式的差异性 | 第38-40页 |
3.2.3 推进群众工作制度化建设的差异性 | 第40-43页 |
3.2.4 实现群众根本利益途径的差异性 | 第43-45页 |
3.3 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45-49页 |
第4章 比较毛泽东习近平群众观的当代启迪 | 第49-60页 |
4.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 | 第49-51页 |
4.2 群众观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第51-52页 |
4.3 与时俱进地深化对群众观的认识,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走好群众路线 | 第52-54页 |
4.4 卓有成效地贯彻群众观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有效手段 | 第54-57页 |
4.5 一以贯之地践行群众观是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