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utoCAD的地下管线施工干涉分析和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地下管线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课题来源及论文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综合管线图数字化建模 | 第19-32页 |
2.1 内容概述 | 第19页 |
2.2 异构勘探数据模型 | 第19-21页 |
2.2.1 施工路径、高程点中性模型 | 第19-20页 |
2.2.2 管线中性模型 | 第20-21页 |
2.2.3 管点符号中性模型 | 第21页 |
2.3 综合管线图绘制 | 第21-27页 |
2.3.1 解析管点中性模型 | 第22-23页 |
2.3.2 写入附加信息 | 第23-24页 |
2.3.3 绘制管线点 | 第24-26页 |
2.3.4 绘制管线 | 第26-27页 |
2.3.5 绘制文字 | 第27页 |
2.4 查询编辑 | 第27-30页 |
2.4.1 管点、管线定位 | 第27-29页 |
2.4.2 管点、管线编辑 | 第29-30页 |
2.5 典型应用实例 | 第30-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地下管线平断面图生成 | 第32-45页 |
3.1 内容概述 | 第32页 |
3.2 平面图的生成 | 第32-41页 |
3.2.1 构建带状平面 | 第32-33页 |
3.2.2 截取带状平面 | 第33-35页 |
3.2.3 裁剪带状平面 | 第35-37页 |
3.2.4 摆正带状平面 | 第37-39页 |
3.2.5 带状平面摆正误差补偿 | 第39-41页 |
3.3 断面图的生成 | 第41-42页 |
3.3.1 求解断面信息 | 第41-42页 |
3.3.2 求解高程 | 第42页 |
3.4 典型应用实例 | 第42-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电网单线简图数字化建模 | 第45-56页 |
4.1 内容概述 | 第45页 |
4.2 异构电网数据重构 | 第45-47页 |
4.2.1 异构电网数据模型 | 第45-46页 |
4.2.2 电网数据结构重构 | 第46-47页 |
4.3 电网单线图绘制 | 第47-52页 |
4.3.1 绘制方法 | 第47-48页 |
4.3.2 数据查询方法 | 第48-50页 |
4.3.3 绘制杆点 | 第50-51页 |
4.3.4 绘制杆线 | 第51-52页 |
4.4 编辑修改 | 第52-53页 |
4.4.1 添加设备 | 第52-53页 |
4.4.2 移除设备 | 第53页 |
4.5 典型应用实例 | 第53-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 | 第56-75页 |
5.1 内容概述 | 第56页 |
5.2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方法 | 第56-57页 |
5.3 划分故障区段 | 第57-65页 |
5.3.1 划分方法 | 第57-60页 |
5.3.2 保护隔离区段 | 第60-62页 |
5.3.3 最小故障查找段 | 第62页 |
5.3.4 初步故障查找段 | 第62-63页 |
5.3.5 最小故障隔离段 | 第63-64页 |
5.3.6 最小故障分区段 | 第64-65页 |
5.4 关联故障区段 | 第65-70页 |
5.4.1 保护隔离区段 | 第65-67页 |
5.4.2 初步故障查找段 | 第67-70页 |
5.4.3 最小故障隔离段 | 第70页 |
5.5 供电可靠率 | 第70-72页 |
5.6 典型应用实例 | 第72-7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总结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