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1页 |
1.1 格木简介及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1.1 格木简介 | 第11页 |
1.1.2 格木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 光照、氮素对植物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 | 第12-13页 |
1.2.1 光照对植物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12页 |
1.2.2 氮素对植物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12-13页 |
1.3 光照、氮素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13-17页 |
1.3.1 光照、氮素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13-15页 |
1.3.2 光照、氮素对植物碳氮代谢的影响 | 第15-17页 |
1.4 光照、氮素对植物氮分配的影响 | 第17-18页 |
1.4.1 光照对植物氮分配的影响 | 第17页 |
1.4.2 氮素对植物氮分配的影响 | 第17-18页 |
1.5 光氮互作对植物影响的动态研究 | 第18页 |
1.6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8-19页 |
1.7 预期成果 | 第19页 |
1.8 研究技术路线和创新性 | 第19-21页 |
1.8.1 创新性 | 第19页 |
1.8.2 技术路线图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2.1 实验设计 | 第21-22页 |
2.2 指数施肥方法 | 第22页 |
2.3 测定指标 | 第22-24页 |
2.3.1 生长特性测定 | 第22-23页 |
2.3.2 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 第23页 |
2.3.3 生理指标测定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光氮互作对格木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24-30页 |
3.1 光氮互作对格木幼苗株高、地径的影响 | 第24-26页 |
3.2 光氮互作对格木幼苗比叶面积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 光氮互作对格木幼苗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第27-29页 |
3.4 光氮互作对格木幼苗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光氮互作对格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30-51页 |
4.1 光氮互作对格木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30-37页 |
4.1.1 光氮互作对格木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30-32页 |
4.1.2 光氮互作对格木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2-34页 |
4.1.3 光氮互作对格木叶片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影响 | 第34-36页 |
4.1.4 光氮互作对格木幼苗光合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4.2 光氮互作对格木其他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37-51页 |
4.2.1 光氮互作对格木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2 光氮互作对格木根、茎、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影响 | 第38-46页 |
4.2.3 光氮互作对格木叶片氮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4 光氮互作对格木根、茎、叶N素含量的分配的影响 | 第47-49页 |
4.2.5 光氮互作对格木其他生理的相关性分析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综合指标分析 | 第51-56页 |
5.1 光氮互作对格木苗木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 第51-52页 |
5.2 光氮互作对格木幼苗各指标的隶属分析 | 第52-55页 |
5.3 综合评价分析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6-62页 |
6.1 结论 | 第56-58页 |
6.1.1 光氮互作对格木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56页 |
6.1.2 光氮互作对格木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6.1.3 光氮互作对格木幼苗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57-58页 |
6.1.4 光氮互作对格木影响研究的综合分析 | 第58页 |
6.2 讨论 | 第58-62页 |
6.2.1 光氮互作对格木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6.2.2 光氮互作对格木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6.2.3 光氮互作对格木幼苗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60页 |
6.2.4 展望与不足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