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目的 | 第10-11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1-15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1-12页 |
2 检查方法 | 第12页 |
3 图像分析 | 第12-13页 |
4 临床最终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5 统计学方法 | 第14-15页 |
结果 | 第15-19页 |
1 SPECT/CT、MRI与最终诊断结果对照 | 第15页 |
2 SPECT/CT与MRI的诊断价值比较 | 第15-16页 |
3 MRI与SPECT/CT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诊断结果一致性分析 | 第16页 |
4 责任椎体与非责任椎体T/N值比较 | 第16-17页 |
5 T/N值鉴别诊断椎体骨折的ROC曲线及临界值 | 第17页 |
6 新鲜骨折椎体T/N值与时间、骨折节段、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 第17-18页 |
7 陈旧性骨折椎体T/N值与时间、骨折节段、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 第18-19页 |
讨论 | 第19-25页 |
1 SPECT/CT、MRI的诊断价值及一致性分析 | 第19-21页 |
2 责任椎体与非责任椎体T/N值比较 | 第21页 |
3 T/N值鉴别诊断椎体骨折的ROC曲线及临界值 | 第21-22页 |
4 责任椎体T/N值与时间、骨折节段、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 第22页 |
5 非责任椎体T/N值与时间、骨折节段、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 第22-24页 |
6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24-25页 |
结论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附图 | 第29-36页 |
综述 | 第3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附录或缩略词表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