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聚/表二元复合驱流度控制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摘要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聚/表二元复合体系驱油机理及研究现状第10-12页
        1.1.1 二元复合驱技术第10页
        1.1.2 聚/表二元复合驱特点第10页
        1.1.3 聚/表二元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原理第10-12页
        1.1.4 聚/表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研究现状第12页
    1.2 流度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1 驱油剂基本性能评价第13页
        1.3.2 驱油剂与油藏适应性研究第13页
        1.3.3 二元复合驱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第13页
        1.3.4 二元复合驱增油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第13页
        1.3.5 驱油剂流度控制能力对采收率的贡献实验研究第13-14页
第二章 驱油剂基本性能评价第14-20页
    2.1 实验材料第14页
    2.2 仪器设备第14页
        2.2.1 黏度第14页
        2.2.2 界面张力第14页
        2.2.3 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第14页
    2.3 实验方案第14-15页
        2.3.1 黏度和界面张力及其影响因素第14-15页
        2.3.2 分子线团尺寸Dh及其影响因素第15页
    2.4 结果分析第15-19页
        2.4.1 黏度和界面张力及其影响因素第15-16页
        2.4.2 分子线团尺寸D_h及其影响因素第16-19页
    2.5 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驱油剂与油藏适应性研究第20-37页
    3.1 流动特性第20-32页
        3.1.1 实验原理第20页
        3.1.2 实验材料第20页
        3.1.3 仪器设备第20-21页
        3.1.4 方案设计第21-22页
        3.1.5 结果分析第22-32页
    3.2 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与岩石孔隙半径匹配关系第32-36页
        3.2.1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确定第32-33页
        3.2.2 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Dh)与岩心孔隙半径中值关系第33-36页
    3.3 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二元复合驱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第37-43页
    4.1 实验材料第37页
        4.1.1 药剂、水和油第37页
        4.1.2 岩心第37页
    4.2 仪器设备第37-38页
        4.2.1 黏度第37页
        4.2.2 界面张力第37页
        4.2.3 驱油效果第37-38页
    4.3 方案设计第38页
    4.4 结果分析第38-42页
        4.4.1 黏度比和岩心渗透率的影响第38-41页
        4.4.2 驱油剂类型影响第41-42页
    4.5 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二元复合驱增油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第43-64页
    5.1 实验材料第43-44页
        5.1.1 药剂、水和油第43页
        5.1.2 岩心第43-44页
    5.2 仪器设备第44页
        5.2.1 黏度第44页
        5.2.2 界面张力第44页
        5.2.3 驱油效果第44页
    5.3 方案设计第44-45页
    5.4 结果分析第45-59页
    5.5 黏度比与流度比关系第59-61页
    5.6 二元复合驱经济效益分析第61-63页
        5.6.1 地质模型第61-62页
        5.6.2 药剂费用第62页
        5.6.3 黏度比与二元复合驱技术经济效益关系第62-63页
    5.7 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二元复合驱流度控制对采收率的贡献实验研究第64-74页
    6.1 实验材料第64页
        6.1.1 药剂、水和油第64页
        6.1.2 岩心第64页
    6.2 仪器设备第64-65页
        6.2.1 黏度第64页
        6.2.2 界面张力第64页
        6.2.3 驱油效果第64-65页
    6.3 方案设计第65-66页
    6.4 结果分析第66-73页
        6.4.1 平均渗透率K_g=500×10~(-3)μm~2第66-68页
        6.4.2 平均渗透率K_g=900×10~(-3)μm~2第68-70页
        6.4.3 平均渗透率K_g=300×10~(-3)μm~2第70-72页
        6.4.4 平均渗透率的影响第72-73页
    6.5 小结第73-74页
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78-79页
参加科研项目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详细摘要第81-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水井套管修复技术研究及在冷家区块的应用
下一篇:提高深层天然气井固井质量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