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2.1 流固耦合传热的发展历史 | 第10-11页 |
1.2.2 中国实验快堆 | 第11-13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数值计算模型 | 第15-31页 |
2.1 概述 | 第15-23页 |
2.1.1 研究和分析方法——有限元分析法简介 | 第15-18页 |
2.1.2 热分析理论 | 第18-20页 |
2.1.3 流固耦合计算 | 第20-23页 |
2.2 钠池流场物理模型 | 第23-26页 |
2.2.1 几何模型建立 | 第23-24页 |
2.2.2 物理模型 | 第24-26页 |
2.3 堆容器结构体模型 | 第26-29页 |
2.3.1 几何模型 | 第26-27页 |
2.3.2 物理模型 | 第27-29页 |
2.4 模型的简化与模拟假设计算 | 第29-30页 |
2.4.1 模型简化 | 第29页 |
2.4.2 模拟假设计算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钠池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31-49页 |
3.1 CFX数值模拟的基本过程 | 第31-35页 |
3.1.1 CFD软件简介 | 第31-33页 |
3.1.2 计算网格的划分方法 | 第33页 |
3.1.3 模拟求解条件设置 | 第33-35页 |
3.2 钠池流场温度场分析 | 第35-47页 |
3.2.1 反应堆冷态/热态启动时温度场变化 | 第36-43页 |
3.2.2 反应堆计划停堆时温度场变化 | 第43-4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热固耦合方法求解堆容器热应力 | 第49-73页 |
4.1 热固耦合方法数值模拟的基本过程 | 第50-53页 |
4.1.1 ANSYS软件简介 | 第50-51页 |
4.1.2 热固耦合计算方法 | 第51-53页 |
4.2 模拟求解相关设置 | 第53-55页 |
4.2.1 模型简化过程 | 第53页 |
4.2.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53-54页 |
4.2.3 网格划分 | 第54-55页 |
4.3 堆容器结构体温度场与应力场分析 | 第55-68页 |
4.3.1 环境温度对于堆容器温度场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2 反应堆冷/热态启动时堆容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 | 第57-64页 |
4.3.3 反应堆停堆时堆容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 | 第64-68页 |
4.4 分析与应力评定 | 第68-71页 |
4.4.1 分析与验证 | 第68-69页 |
4.4.2 应力评定 | 第69-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