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妇产科学论文--妇科学论文

白带有形成份中霉菌自动识别算法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2-14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白带霉菌显微图像识别医学基础第16-20页
    2.1 白带显微图像采集第16-17页
    2.2 霉菌的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第17-19页
    2.3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图像预处理第20-31页
    3.1 灰度化第20-22页
        3.1.1 分量法灰度化第21页
        3.1.2 最大值法灰度化第21页
        3.1.3 平均值法灰度化第21页
        3.1.4 加权平均法灰度化第21-22页
    3.2 数字图像的形态学运算第22-27页
        3.2.1 腐蚀及其应用第22-23页
        3.2.2 膨胀及其应用第23-25页
        3.2.3 开运算和闭运算第25-26页
        3.2.4 顶帽运算和黑帽运算第26-27页
    3.3 图像分割第27-29页
        3.3.1 最大类间方差法第27-28页
        3.3.2 连通域标记第28-29页
    3.4 整理训练集第29-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卷积神经网络第31-48页
    4.1 人工神经网络第31-32页
    4.2 深度人工神经网络传播原理第32-36页
        4.2.1 前向传播原理第32-33页
        4.2.2 前向传播算法第33页
        4.2.3 反向传播原理第33-35页
        4.2.4 反向传播算法第35-36页
    4.3 卷积神经网络简介第36-40页
        4.3.1 数据输入层第37页
        4.3.2 卷积层第37-38页
        4.3.3 激励层第38-39页
        4.3.4 池化层第39-40页
        4.3.5 全连接层第40页
    4.4 CNN的前向传播第40-42页
        4.4.1 输入层前向传播到卷积层第40-41页
        4.4.2 隐藏层前向传播到卷积层第41页
        4.4.3 隐藏层前向传播到池化层第41页
        4.4.4 隐藏层前向传播到全连接层第41-42页
        4.4.5 CNN的前向传播算法第42页
    4.5 CNN的反向传播第42-46页
        4.5.1 池化层推导上层隐含层第43-44页
        4.5.2 卷积层推导上层隐含层第44-45页
        4.5.3 推导W和b的梯度第45页
        4.5.4 CNN的反向传播算法第45-46页
    4.6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五章 基于方向梯度特征的霉菌识别方法第48-63页
    5.1 方向梯度直方图第48-50页
        5.1.1 图像方向梯度计算第48页
        5.1.2 构建梯度方向直方图第48-49页
        5.1.3 归一化梯度直方图第49-50页
    5.2 主成分分析第50-54页
        5.2.1 最大方差理论第50页
        5.2.2 最小二乘法第50-53页
        5.2.3 主成分信息占比第53页
        5.2.4 PCA算法实现第53-54页
    5.3 支持向量机第54-60页
        5.3.1 线性分类器第54-56页
        5.3.2 支持向量机原理第56-60页
    5.4 基于HOG和SVM的霉菌识别方法第60-62页
        5.4.1 训练算法第61页
        5.4.2 测试识别算法第61-62页
    5.5 识别结果第62页
    5.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改进的霉菌识别方法第63-74页
    6.1 算法设计第63-69页
        6.1.1 训练算法第63-68页
        6.1.2 测试识别算法第68-69页
    6.2 程序优化及加速第69-72页
        6.2.1 CUDA简介第69-70页
        6.2.2 并行设计第70-71页
        6.2.3 加速结果第71-72页
    6.3 识别结果第72页
    6.4 算法对比第72-73页
    6.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74-75页
    7.2 后续研究工作建议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ndroid的孤独症院外诊疗移动APP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高光谱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