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电晕—介质阻挡协同放电再生处理废活性炭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废活性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10-11页
        1.1.1 活性炭化学性质及应用第10页
        1.1.2 废活性炭对环境的危害第10-11页
        1.1.3 固废再生利用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第11页
    1.2 废活性炭处置及再生第11-13页
        1.2.1 废活性炭再生技术现状第11-12页
        1.2.2 废活性炭再生应用前景第12-13页
    1.3 等离子体及其应用现状第13-15页
        1.3.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应用现状第13-14页
        1.3.2 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构型第14-15页
        1.3.3 低温等离子体再生废活性炭技术分析第15页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15-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16-17页
        1.4.3 技术路线图第17-18页
第2章 反应器放电参数优化及性能分析第18-35页
    2.1 反应系统与实验原理第18-20页
        2.1.1 废活性炭再生反应系统构建第18-19页
        2.1.2 低温等离子体放电放电原理第19-20页
    2.2 实验部分第20-24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20-21页
        2.2.2 实验方法第21-22页
        2.2.3 实验步骤第22-24页
    2.3 电晕-介质阻挡反应器放电参数优化第24-30页
        2.3.1 反应器放电参数单因素研究第24-27页
        2.3.2 均匀设计法优化反应器放电参数第27-30页
    2.4 反应器电气特性分析第30-32页
        2.4.1 放电模式分析第30页
        2.4.2 放电功率分析第30-31页
        2.4.3 能量密度分析第31页
        2.4.4 放电产物分析第31-32页
    2.5 高压电场放电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第32-33页
        2.5.1 放电反应对活性炭形貌的影响第32-33页
        2.5.2 放电反应对活性炭质量损耗的影响第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3章 吸附苯胺废活性炭再生效果及分析第35-43页
    3.1 实验部分第35-38页
        3.1.1 仪器与试剂第35页
        3.1.2 实验原理第35-37页
        3.1.3 实验步骤第37-38页
    3.2 不同废活性炭再生效果比较第38-40页
        3.2.1 吸附不同污染源废活性炭的再生比较第38-39页
        3.2.2 不同形状废活性炭的再生比较第39-40页
    3.3 再生次数对废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第40页
    3.4 废活性炭再生前后性能分析第40-42页
        3.4.1 废活性炭再生前后形貌分析第40-41页
        3.4.2 废活性炭再生前后表面官能团分析第41-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废活性炭再生动力学机制研究第43-51页
    4.1 反应场物质在线变化趋势第43-44页
    4.2 化学降解产物分析第44页
    4.3 动力学分析第44-48页
        4.3.1 高压电场O3在活性炭表面的扩散特性第44-46页
        4.3.2 苯胺界面化学反应的类分形动力学解析第46-48页
    4.4 降解机理推测第48-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废活性炭再生应用及其效益评价第51-60页
    5.1 实验部分第51-52页
        5.1.1 仪器与试剂第51页
        5.1.2 实验方法第51-52页
        5.1.3 实验步骤第52页
    5.2 吸附油漆废活性炭再生研究第52-56页
        5.2.1 不同时间对吸附油漆废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第52-53页
        5.2.2 吸附油漆废活性炭再生过程分析第53-54页
        5.2.3 再生次数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第54-55页
        5.2.4 复合型污染物在电离场的降解历程分析第55-56页
    5.3 汽车喷漆废活性炭的再生应用第56-58页
        5.3.1 实际工况废活性炭再生应用第56-57页
        5.3.2 放电能耗分析第57-58页
    5.4 废活性炭再生效益评价第58-59页
        5.4.1 废活性炭再生经济效益分析第58页
        5.4.2 废活性炭再生环境社会效益分析第58-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6.1 结论第60-61页
    6.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和取得的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典型排放源废水和河流水体中抗生素的污染特征研究
下一篇:基于雾霾成因的综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