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碳掺杂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5页
    1.1 常用保温隔热材料的发展现状第11-15页
        1.1.1 有机保温隔热材料第12-13页
        1.1.2 无机保温隔热材料第13-15页
    1.2 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二氧化硅气凝胶第15-22页
        1.2.1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结构和性质第16页
        1.2.2 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第16-18页
        1.2.3 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保温隔热性第18-22页
            1.2.3.1 气凝胶传热方式第18-20页
            1.2.3.2 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隔热性第20页
            1.2.3.3 复合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隔热性第20-22页
    1.3 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材料的应用第22-23页
    1.4 论文选题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3-25页
        1.4.1 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1.4.2 论文研究内容第24-25页
2 石墨掺杂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25-40页
    2.1 实验部分第25-30页
        2.1.1 原料、设备及仪器第25-26页
        2.1.2 表征方法第26-28页
        2.1.3 石墨掺杂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第28-30页
            2.1.3.1 湿凝胶的制备第28页
            2.1.3.2 复合气凝胶的制备第28-30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30-37页
        2.2.1 前驱体浓度对气凝胶形貌结构的影响第30-31页
        2.2.2 石墨种类对气凝胶结构的影响第31页
        2.2.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1-33页
        2.2.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33-34页
        2.2.5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第34-35页
        2.2.6 热导率分析第35-36页
        2.2.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6-37页
        2.2.8 碳元素能谱图(EDS)第37页
    2.3 石墨掺杂二氧化硅气凝胶导热机理分析第37-38页
    2.4 小结第38-40页
3 石墨烯掺杂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40-54页
    3.1 实验部分第41-43页
        3.1.1 原料、设备及仪器第41页
        3.1.2 表征方法第41-42页
        3.1.3 石墨烯掺杂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第42-43页
            3.1.3.1 湿凝胶的制备第42页
            3.1.3.2 复合气凝胶的制备第42-43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43-49页
        3.2.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第43-44页
        3.2.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44-45页
        3.2.3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第45-47页
        3.2.4 热导率分析第47-48页
        3.2.5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TEM)第48页
        3.2.6 碳元素的能谱图(EDS)第48-49页
    3.3 石墨烯掺杂二氧化硅气凝胶导热机理分析第49-50页
    3.4 复合二氧化硅气凝胶辐射热传导机理分析第50-52页
        3.4.1 复合二氧化硅气凝胶热导率对比分析第50-51页
        3.4.2 复合二氧化硅气凝胶反射率分析第51-52页
    3.5 小结第52-54页
4 碳掺杂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层等效热阻第54-60页
    4.1 传统隔热层热阻公式第54-55页
    4.2 碳掺杂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层等效热阻公式第55-57页
        4.2.1 气凝胶隔热层受辐照时的能量分配机制第55-56页
        4.2.2 碳掺杂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层等效热阻第56-57页
    4.3 碳掺杂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层等效热阻计算第57-59页
    4.4 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2页
致谢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偶氮四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下一篇:SiO2气凝胶吸附及毛细凝聚研究和力学性能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