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0-2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21-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3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金融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 | 第24-3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2.1.1 产业转型升级 | 第24页 |
2.1.2 金融政策 | 第24-25页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5-27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5页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第25-26页 |
2.2.3 产业发展动力理论 | 第26页 |
2.2.4 “麦克米伦缺欠”理论 | 第26页 |
2.2.5 金融生态理论 | 第26-27页 |
2.3 金融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 | 第27-30页 |
2.3.1 推动金融中介为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信用创造 | 第27页 |
2.3.2 鼓励资本介入提高产业转型升级效率 | 第27-28页 |
2.3.3 引导产业资本配置结构性调整 | 第28-29页 |
2.3.4 完善风险配置保障产业转型升级金融安全 | 第29页 |
2.3.5 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相互对接促进产融结合 | 第29页 |
2.3.6 金融政策促进平台相互连接形成助推产业发展合力 | 第29-30页 |
2.4 金融政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划分 | 第30-31页 |
2.4.1 初级阶段:金融政策引导常规金融要素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 | 第30页 |
2.4.2 中级阶段:金融政策为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专业性资金 | 第30-31页 |
2.4.3 高级阶段:金融政策助推金融与产业一体化发展 | 第31页 |
2.5 地方政府在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 第31-32页 |
2.5.1 初级阶段:地方政府充当直接参与者 | 第31页 |
2.5.2 中级阶段:地方政府充当间接引导者 | 第31-32页 |
2.5.3 高级阶段:地方政府充当全方位服务者和监管者 | 第32页 |
2.6 地方政府及其政策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局限性 | 第32-33页 |
2.6.1 传统政策容易导致调控失灵 | 第32页 |
2.6.2 部门职能分化容易导致政策效力弱化 | 第32-33页 |
2.6.3 政府追求“政绩工程”容易导致过度干预 | 第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金融政策引导佛山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分析 | 第34-50页 |
3.1 新常态下佛山产业转型升级现状 | 第34-41页 |
3.1.1 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紧迫 | 第34页 |
3.1.2 第二产业主体地位日趋突出 | 第34-35页 |
3.1.3 工业发展层次和结构不断提升 | 第35-37页 |
3.1.4 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加大 | 第37-38页 |
3.1.5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升 | 第38-39页 |
3.1.6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 第39页 |
3.1.7 专业镇产业转型升级呈多方向发展 | 第39-41页 |
3.2 佛山金融政策对产业转型升级引导的现状 | 第41-49页 |
3.2.1 出台顶层战略政策,加强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制度建设 | 第41-42页 |
3.2.2 运用金融政策工具,引导信贷资源配合产业扶持计划 | 第42-44页 |
3.2.3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 | 第44-46页 |
3.2.4 搭建政策性平台,构建覆盖面广泛的基础服务体系 | 第46-47页 |
3.2.5 财政出资提供政策性补贴,发挥政策杠杆作用 | 第47-49页 |
3.2.6 加快保险改革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 第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佛山金融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50-58页 |
4.1 佛山金融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0-54页 |
4.1.1 金融政策针对性不足,金融与扶持产业的匹配度较低 | 第50-51页 |
4.1.2 政策引导缺乏硬指标,对信贷资金投向带动不明显 | 第51-52页 |
4.1.3 政策扶持力度较弱,企业抵押担保难问题尚未解决 | 第52-53页 |
4.1.4 政策门槛较高,企业对股权和债券市场参与度偏低 | 第53页 |
4.1.5 配套政策待完善,金融风险隐患增多 | 第53-54页 |
4.2 佛山金融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4-57页 |
4.2.1 政府部门运用金融工具进行产业扶持意识不强能力不足 | 第54页 |
4.2.2 缺乏核心管理部门对金融政策运用进行统筹协调 | 第54-55页 |
4.2.3 金融政策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 第55页 |
4.2.4 金融政策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足 | 第55-56页 |
4.2.5 银政企沟通机制不畅导致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对接困难 | 第56页 |
4.2.6 金融政策效应评估机制有待建立 | 第56-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国内外金融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借鉴 | 第58-64页 |
5.1 国外金融政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进经验 | 第58-60页 |
5.1.1 日本:整顿改革金融体系服务产业恢复和升级 | 第58页 |
5.1.2 韩国:政府主导产融结合促进产业升级 | 第58-59页 |
5.1.3 以色列:政府主导金融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第59-60页 |
5.2 国内金融政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进经验 | 第60-62页 |
5.2.1 苏州:地方政府通过构建产业园区集中进行金融政策引导 | 第60页 |
5.2.2 杭州:地方政府组建专业机构实施产业金融政策支持 | 第60-61页 |
5.2.3 东莞:强化地方政府控股对金融产业链的整合作用 | 第61-62页 |
5.3 启示 | 第62-63页 |
5.3.1 突出金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角色和作用 | 第62页 |
5.3.2 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助推政策必须因时因地制宜 | 第62-63页 |
5.3.3 政策性金融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作用 | 第63页 |
5.3.4 金融政策可以从宏观助推构建和完善产业集聚区生态系统 | 第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佛山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政策优化路径与建议 | 第64-72页 |
6.1 佛山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政策优化路径分析 | 第64-66页 |
6.1.1 以深化融资机制市场化为突破口,促进产业和资金深度融合 | 第64-65页 |
6.1.2 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为重点,推动银、证、保和其他金融业态协同发展 | 第65页 |
6.1.3 以完善制度体系为保障,强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产业集群互动 | 第65-66页 |
6.2 进一步推动金融政策引导佛山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第66-71页 |
6.2.1 加强金融政策引导力度,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引领作用 | 第66-67页 |
6.2.2 搭建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强化金融综合服务能力 | 第67页 |
6.2.3 加快金融政策创新,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功能和效率 | 第67-68页 |
6.2.4 拓宽转型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转型升级融资需求满足度 | 第68页 |
6.2.5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强化风险投资政策体系 | 第68-69页 |
6.2.6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69页 |
6.2.7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构建多样性金融生态 | 第69-70页 |
6.2.8 促进区域金融合作,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第70页 |
6.2.9 优化金融监管措施,完善政策激励机制 | 第70-7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