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化论文--农业生产作业机械化工艺组织论文--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论文

基于TRIZ理论的三七收获工艺及收获机仿真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根茎类作物收获机具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马铃薯收获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其他根茎类作物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8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二章 收获区域地貌与三七根基础物理特征第18-24页
    2.1 三七种植的农艺要求第18-19页
    2.2 研究作业区域的基本地貌及自然概况第19页
    2.3 种植区的土壤概况第19-21页
    2.4 三七的基础物理形态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三章 基于TRIZ理论的三七根收获模式的研究第24-40页
    3.1 TRIZ创新理论概述第24页
    3.2 三七根收获系统演化路线与概念设计研究第24-27页
    3.3 基于“物-场分析”的收获机功能研究第27-33页
        3.3.1 “物-场分析”功能的基本原理和模型的构建第27-28页
        3.3.2 基于“物-场”分祈对三七走根挖掘巧程功能的研究第28-31页
        3.3.3 基于“物-场分析”对三七根-土混合体筛土过程的功能研究第31-33页
    3.4 基于“冲突解决原理”的关键部件的创新设计第33-37页
        3.4.1 挖掘铲的结构形态设计第33-35页
        3.4.2 旋转推送机构结构设计第35-37页
    3.5 三七根收获工艺流程建立第37-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三七根收获机关键部件的理论研究第40-52页
    4.1 挖掘铲的理论研究与优化第40-45页
        4.1.1 挖掘铲的设计要求第40-41页
        4.1.2 挖掘铲的参数设计与理论研究第41-45页
    4.2 抖动脱土装置的设计与理论研究第45-50页
        4.2.1 升运链条上动点运动学模型的建立第46-47页
        4.2.2 保证根相对链条上移且不下滑的临界条件第47-48页
        4.2.3 保证三七根相对于链条跳动的临界条件第48-49页
        4.2.4 抖动升运链的参数设计第49-50页
    4.3 动力传动系统设计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基于CATIA技术的收获机的仿真与模态分析第52-60页
    5.1 基于CATIA技术的收获试验平台的搭建第52页
    5.2 三七收获机有限元模态分析第52-57页
        5.2.1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第53-54页
        5.2.2 三七收获机的结构特性第54-55页
        5.2.3 有限元实体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第55页
        5.2.4 主要典型系统的模态分析第55-57页
    5.3 本章小结第57-6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6.1 结论第60-61页
    6.2 展望第61-62页
致谢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 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花卉组培产业化生产技术与管理机制研究--以海南荣丰花卉苗木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例
下一篇:基于混合法的LED灯具结温表征及快速寿命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