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一、绪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研究背景 | 第8-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0-11页 |
1.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2.研究内容 | 第11页 |
(三)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二、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1.经济增长理论 | 第12-14页 |
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第14-16页 |
3.核心-边缘理论 | 第16-17页 |
(二)旅游与经济关系的国内外研究 | 第17-20页 |
1.旅游与经济关系的国外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2.旅游与经济关系的国内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3.小结 | 第19-20页 |
三、新疆旅游发展现状及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第20-25页 |
(一)新疆旅游发展背景及现状 | 第20-24页 |
1.研究区域概况 | 第20-21页 |
2.新疆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21-24页 |
(二)新疆经济发展状况 | 第24-25页 |
四、新疆旅游对经济增长贡献实证分析 | 第25-29页 |
(一)C-D生产函数模型构建 | 第25-26页 |
(二)OLS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三)贡献率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五、新疆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计量分析 | 第29-37页 |
(一)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第29-32页 |
1.空间权重矩阵 | 第30页 |
2.空间自相关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3.局部Moran散点图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二)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32-35页 |
1.拉格朗日乘数检验 | 第32-33页 |
2.豪斯曼检验 | 第33-34页 |
3.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 | 第34-35页 |
(三)作用机制分析 | 第35-37页 |
六、结论及建议 | 第37-39页 |
(一)结论 | 第37-38页 |
(二)政策建议 | 第38-39页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