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过程(物理过程及物理化学过程)论文--分离过程论文--新型分离法论文

改性Cu3(BTC)2填充PDMS/PEI复合膜的气体分离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29页
    1.1 前言第17页
    1.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第17-24页
        1.2.1 MOFs的合成方法第19-20页
        1.2.2 MOFs成膜研究第20页
        1.2.3 MOFs的改性第20-24页
    1.3 膜技术与膜第24-28页
        1.3.1 气体分离膜介绍第24-25页
        1.3.2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第25-26页
        1.3.3 聚合物膜的改性第26-27页
        1.3.4 混合基质膜的影响因素第27-28页
    1.4 本论文工作的提出第28-29页
第二章 Cu_3(BTC)_2晶体的合成及其改性条件研究第29-51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5页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29-31页
            2.2.1.1 实验原料第29-30页
            2.2.1.2 实验仪器第30-31页
        2.2.2 Cu_3(BTC)_2晶体的制备与表征第31-32页
            2.2.2.1 Cu_3(BTC)_2晶体的制备第31页
            2.2.2.2 Cu_3(BTC)_2晶体的表征第31-32页
        2.2.3 六甲基二硅氧烷对Cu_3(BTC)_2晶体的改性与表征第32页
        2.2.4 Cu_3(BTC)_2晶体填充PDMS/PEI复合膜的制备以及分离性能测试第32-35页
            2.2.4.1 Cu_3(BTC)_2晶体填充PDMS/PEI复合膜的制备第32-33页
            2.2.4.2 膜结构表征与性能评价第33-34页
            2.2.4.3 填充膜的气体渗透实验第34-35页
    2.3 结果讨论第35-50页
        2.3.1 Cu_3(BTC)_2晶体的表征结果第35-38页
            2.3.1.1 SEM照片第35-36页
            2.3.1.2 XRD分析第36页
            2.3.1.3 FT-IR分析第36-37页
            2.3.1.4 热重分析第37-38页
            2.3.1.5 比表面积分析第38页
        2.3.2 改性反应时间对改性Cu_3(BTC)_2晶体改性的影响第38-43页
            2.3.2.1 XRD分析第39-40页
            2.3.2.2 SEM照片第40-41页
            2.3.2.3 接触角分析第41-42页
            2.3.2.4 FT-IR分析第42-43页
        2.3.3 改性Cu_3(BTC)_2晶体填充PDMS/PEI膜的气体渗透实验结果第43-46页
            2.3.3.1 膜的SEM分析第44页
            2.3.3.2 膜的CO_2渗透性及CO_2/N_2分离性分析第44-46页
        2.3.4 改性剂浓度对Cu_3(BTC)_2晶体改性的影响第46-49页
            2.3.4.1 XRD分析第46页
            2.3.4.2 接触角分析第46-47页
            2.3.4.3 FT-IR分析第47-48页
            2.3.4.4 分离性能分析第48-49页
        2.3.5 原料气压力对改性Cu_3(BTC)_2晶体填充PDMS/PEI膜气体分离性的影响第49-50页
    2.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不同改性剂改性Cu_3(BTC)_2晶体研究第51-61页
    3.1 实验部分第51-52页
        3.1.1 三种不同基团三乙氧基硅烷对Cu_3(BTC)_2改性与表征第51-52页
            3.1.1.1 不同改性剂对Cu_3(BTC)_2的改性第51页
            3.1.1.2 改性原理第51-52页
            3.1.1.3 不同改性剂改性Cu_3(BTC)_2的表征第52页
        3.1.2 复合改性剂对Cu_3(BTC)_2改性与表征第52页
            3.1.2.1 不同复合改性剂改性Cu_3(BTC)_2第52页
            3.1.2.2 不同复合改性剂改性Cu_3(BTC)_2的表征第52页
    3.2 结果讨论第52-59页
        3.2.1 不同改性剂对Cu_3(BTC)_2性能的影响第52-56页
            3.2.1.1 XRD分析第52-53页
            3.2.1.2 红外分析第53-55页
            3.2.1.3 气体渗透实验结果分析第55-56页
        3.2.2 复合改性剂对Cu_3(BTC)_2渗透性的影响第56-59页
            3.2.2.1 XRD分析第57-58页
            3.2.2.2 红外分析第58页
            3.2.2.3 气体渗透实验结果分析第58-59页
    3.3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不同粒径Cu_3(BTC)_2改性及制膜第61-75页
    4.1 实验部分第61-62页
        4.1.1 不同粒径Cu_3(BTC)_2制备及表征第61页
            4.1.1.1 不同粒径Cu_3(BTC)_2制备第61页
            4.1.1.2 不同粒径Cu_3(BTC)_2的表征第61页
        4.1.2 不同粒径Cu_3(BTC)_2填充膜的制备第61页
        4.1.3 不同粒径Cu_3(BTC)_2的改性第61-62页
        4.1.4 改性Cu_3(BTC)_2膜的制备第62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62-72页
        4.2.1 Cu_3(BTC)_2晶体分析第62-67页
            4.2.1.1 SEM分析第62-63页
            4.2.1.2 XRD分析第63-64页
            4.2.1.3 红外分析第64-65页
            4.3.1.4 热重分析第65-66页
            4.2.1.5 比表面积分析第66-67页
        4.2.2 不同粒径Cu_3(BTC)_2膜的气体渗透实验结果第67-68页
        4.2.3 改性Cu_3(BTC)_2晶体分析第68-70页
            4.2.3.1 XRD分析第68-69页
            4.2.3.2 FT-IR分析第69-70页
        4.2.4 改性Cu_3(BTC)_2晶体制膜的表征第70-72页
            4.2.4.1 膜的电镜图第70-71页
            4.2.4.2 膜的吸附性第71-72页
    4.3 结论第72-75页
第五章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83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83-85页
附件第85-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轻烧白云石制备氧化镁
下一篇:利用铅锌尾矿作为水泥掺料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