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20页 |
1.2.1 我国农业用水、地下水氮素污染及农田N_2O排放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灌溉对氮肥利用的影响 | 第12-13页 |
1.2.3 土壤剖面铵态氮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1.2.4 土壤剖面硝态氮淋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14-17页 |
1.2.5 土壤N_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1.2.6 土壤氮转化作用机制研究 | 第19-20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2.1 试验设计 | 第23-25页 |
2.1.1 供试土壤 | 第23页 |
2.1.2 试验装置 | 第23-24页 |
2.1.3 试验布置 | 第24-25页 |
2.2 分析方法 | 第25-28页 |
2.2.1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 第25-26页 |
2.2.2 气体样品采集及测定 | 第26页 |
2.2.3 土壤硝化与反硝化功能微生物基因测定方法 | 第26-28页 |
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3 模拟灌溉下土壤中水氮淋失及分布特征 | 第29-35页 |
3.1 培养过程中土壤水氮淋失特征 | 第29页 |
3.2 培养过程中土壤水氮分布特征 | 第29-33页 |
3.2.1 培养过程中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化 | 第29-30页 |
3.2.2 土壤剖面铵态氮含量动态 | 第30-32页 |
3.2.3 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动态 | 第32-33页 |
3.3 小结 | 第33-35页 |
4 模拟灌溉下土壤氧化亚氮浓度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35-51页 |
4.1 培养过程中土壤剖面N_2O浓度变化及规律分析 | 第35-40页 |
4.1.1 土壤剖面N_2O浓度动态变化 | 第35-36页 |
4.1.2 土壤剖面N_2O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 第36-40页 |
4.2 培养过程中土壤DOC含量动态变化 | 第40-41页 |
4.3 土壤硝化与反硝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动态变化 | 第41-47页 |
4.3.1 氨氧化古菌amoA基因丰度 | 第41-42页 |
4.3.2 氨氧化细菌amoA基因丰度 | 第42-43页 |
4.3.3 反硝化细菌narG基因丰度 | 第43-45页 |
4.3.4 反硝化细菌nosZ基因丰度 | 第45-46页 |
4.3.5 讨论 | 第46-47页 |
4.4 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及氧化亚氮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50页 |
4.4.1 硝态氮及铵态氮含量与土壤因子及基因丰度的关系 | 第47-48页 |
4.4.2 氧化亚氮浓度与土壤因子及基因丰度的关系 | 第48-50页 |
4.5 小结 | 第50-5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1-55页 |
5.1 结论 | 第51-52页 |
5.2 特色与创新 | 第52页 |
5.3 展望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