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热电模块接头的界面连接工艺及可靠性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目录第4-6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9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6-8页
    1.2 热电效应基本原理第8-11页
        1.2.1 Seebeek 效应第8-9页
        1.2.2 Peltier 效应第9-10页
        1.2.3 Thomson 效应第10-11页
    1.3 热电器件性能的提高第11-17页
        1.3.1 提高热电材料的热电优值第11-13页
        1.3.2 热电器件的制造第13-15页
        1.3.3 热电器件的设计第15-17页
    1.4 本课题的来源、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试验的方法及试验仪器第19-24页
    2.1 180℃下时效过程中热电接头的界面的可靠性研究第19-21页
        2.1.1 试样的处理第20页
        2.1.2 回流焊工艺第20-21页
        2.1.3 时效试验、剪切试验及分析第21页
    2.2 N 型和 P 型热电材料与钎料 SAC305 之间的反应机制第21页
    2.3 主要的仪器第21-24页
        2.3.1 氮气无铅回流焊炉第21-22页
        2.3.2 X 射线衍射分析第22页
        2.3.3 电子显微分析第22页
        2.3.4 剪切性能测试第22-23页
        2.3.5 其它相关设备简介第23-24页
第三章 热电器件接头扩散阻挡层 Ni 的可靠性研究第24-37页
    3.1 前言第24-28页
        3.1.1 碲化铋系热电材料第24-26页
        3.1.2 热电器件的组成及扩散阻挡层的可靠性第26-27页
        3.1.3 本文的内容第27-28页
    3.2 P 型热电材料与钎料 SAC305 之间的接头可靠性第28-32页
    3.3 N 型热电材料与钎料 SAC305 之间的接头可靠性第32-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热电材料与钎料 SAC305 的反应机理第37-50页
    4.1 前言第37-38页
    4.2 P 型热电材料 Bi0.5Sb1.5Te3与钎料 SAC305 的反应机理第38-44页
    4.3 N 型热电材料 Bi1.8Sb0.2Se0.15Te2.85与钎料 SAC305 的反应机理第44-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50-53页
参考文献第53-6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PI X80管线钢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
下一篇:海上石油平台消防灭火系统安全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