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1 选题来源 | 第10-11页 |
2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3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4 创新点 | 第16-17页 |
5 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温纳的技术哲学思想 | 第18-27页 |
1.1 温纳对现代技术发展的思考 | 第18-20页 |
1.1.1 技术的自主性 | 第18-19页 |
1.1.2 技术由自主性到政治性的过渡 | 第19-20页 |
1.2 温纳技术政治性思想 | 第20-27页 |
1.2.1 温纳技术政治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21-22页 |
1.2.2 温纳技术政治思想理论——技术内在政治性和外在政治性 | 第22-24页 |
1.2.3 温纳技术民主控制思想的提出 | 第24-27页 |
第二章 物联网的本质特征及发展现状 | 第27-34页 |
2.1 物联网的本质及发展趋势 | 第27-29页 |
2.1.1 物联网的本质特征 | 第27-28页 |
2.1.2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 第28-29页 |
2.2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带来的社会生活转变 | 第29-34页 |
2.2.1 生产方式的转变 | 第30-31页 |
2.2.2 生活方式的转变 | 第31-32页 |
2.2.3 思维方式的转变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物联网的自主性发挥及政治性表现 | 第34-46页 |
3.1 物联网技术的自主性发挥 | 第34-41页 |
3.1.1 “技术梦游”和“技术漂迁”的无意识发展 | 第35-36页 |
3.1.2 “技术律令”的内在逻辑性表现 | 第36-38页 |
3.1.3 “反向适应”的自主发展 | 第38-41页 |
3.2 物联网技术的政治性表现 | 第41-46页 |
3.2.1 物联网外在政治性 | 第41-43页 |
3.2.2 物联网内在政治性 | 第43-46页 |
第四章 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政治困境及其消解之道 | 第46-57页 |
4.1 物联网技术发展在各方面的政治困境 | 第46-51页 |
4.1.1 安全隐私方面的困境 | 第46-48页 |
4.1.2 社会与文化领域方面的困境 | 第48-49页 |
4.1.3 生态环境方面的困境 | 第49-50页 |
4.1.4 物联网技术发展本身面临的困境 | 第50-51页 |
4.2 物联网技术发展政治困境的消解 | 第51-57页 |
4.2.1 安全隐私方面困境的消解 | 第51-52页 |
4.2.2 社会与文化领域方面困境的消解 | 第52-53页 |
4.2.3 生态环境方面困境的消解 | 第53-54页 |
4.2.4 物联网技术发展本身困境的消解 | 第54-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