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1.4.1 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18页 |
1.4.2 论文中的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基本理论 | 第19-23页 |
2.1 课税模式的分类及其含义 | 第19-20页 |
2.1.1 分类课税模式 | 第19页 |
2.1.2 综合课税模式 | 第19-20页 |
2.1.3 混合课税模式 | 第20页 |
2.2 对三种课税模式的对比分析 | 第20-23页 |
2.2.1 从税收效率的角度进行比较 | 第20-21页 |
2.2.2 从税收公平的角度进行比较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分类课税模式演变历史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36页 |
3.1 我国分类课税模式的演变历史 | 第23-25页 |
3.1.1 第一阶段:分散化的分类课税模式 | 第23-24页 |
3.1.2 第二阶段:统一的分类课税模式 | 第24-25页 |
3.2 我国分类课税模式的现状 | 第25-27页 |
3.2.1 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相结合的纳税方式 | 第25-26页 |
3.2.2 同时使用比例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 | 第26页 |
3.2.3 内外差别化和定率与定额相结合的费用扣除方式 | 第26-27页 |
3.3 我国分类课税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3页 |
3.3.1 纳税期限不同导致最终税收不同,违背税收公平原则 | 第27-29页 |
3.3.2 不同收入适用不同税率和扣除标准,为避税提供可能 | 第29页 |
3.3.3 将个人而不是家庭作为基本纳税单位,违背税收公平原则 | 第29-30页 |
3.3.4 包含的收入类型不全面,易导致税收的流失 | 第30-31页 |
3.3.5 缺乏税收弹性,难以充分发挥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 第31-32页 |
3.3.6 我国个税占总税收的比重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 第32-33页 |
3.4 分类课税模式的相关环境及配套措施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3.4.1 个人所得税征管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 | 第33页 |
3.4.2 目前我国现金使用范围过大 | 第33-34页 |
3.4.3 个人征信系统的不完善 | 第34-35页 |
3.4.4 我国仍然没有建立个人财产登记制度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第36-45页 |
4.1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存在差别的原因 | 第36-37页 |
4.1.1 从经济发展程度上去分析 | 第36-37页 |
4.1.2 从各国所处地理位置上去分析 | 第37页 |
4.2 对实行分类课税模式国家的分析 | 第37页 |
4.3 对实行混合课税模式国家的分析 | 第37-39页 |
4.3.1 英国的混合课税模式 | 第38-39页 |
4.3.2 日本的混合课税模式 | 第39页 |
4.4 对实行综合课税模式国家的分析 | 第39-41页 |
4.5 国外课税模式的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第41-45页 |
4.5.1 我国应由现行的分类模式向混合模式转换 | 第41-42页 |
4.5.2 减少税率级数、降低最低边际税率,提高最高边际税率 | 第42-43页 |
4.5.3 在提高征管效率的同时降低征税成本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改革方向与具体方案的设计 | 第45-64页 |
5.1 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改革方向——混合课税模式 | 第45-46页 |
5.1.1 分类课税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 | 第45页 |
5.1.2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不适合发展综合课税模式 | 第45页 |
5.1.3 向混合课税模式转变的必要性所在 | 第45-46页 |
5.2 由分类课税模式向混合课税模式过渡方案的设计 | 第46-56页 |
5.2.1 对所得项目的综合征收分四个阶段渐进式完成 | 第46-49页 |
5.2.2 对综合征收项目采用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减少税率级数 | 第49-51页 |
5.2.3 个人所得税纳税方式的改革分两个阶段渐进式完成 | 第51-52页 |
5.2.4 纳税期限的统一:以一年作为一个纳税周期 | 第52-54页 |
5.2.5 纳税单位的改革:增加夫妻联合的家庭纳税申报 | 第54-56页 |
5.3 向混合课税模式过度时相关环境及配套措施的改革分析 | 第56-64页 |
5.3.1 短期内可进行改革的层面 | 第56-59页 |
5.3.2 在长期内方可进行改革的层面 | 第59-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