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英文缩写 | 第7-8页 |
| 1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 | 第8-9页 |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9-10页 |
| 2.1 病因 | 第9-10页 |
| 2.2 发病机制 | 第10页 |
| 3 临床特征及诊断 | 第10-13页 |
| 3.1 临床特征 | 第10-11页 |
| 3.2 诊断 | 第11-13页 |
| 4 治疗及治疗进展 | 第13-18页 |
| 4.1 常规治疗 | 第13-14页 |
| 4.2 复发难治患儿的治疗 | 第14-15页 |
| 4.3 针对 CD30 新型疗法 | 第15-16页 |
| 4.4 ALK 抑制剂的应用及进展 | 第16-17页 |
| 4.5 关于 ALK 相关耐药的其他治疗措施 | 第17-18页 |
| 5 ALK 阳性间变大细胞瘤未来可能的治疗研究方向 | 第18-21页 |
| 5.1 | 第18-20页 |
| 5.2 自噬在 ALK 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 | 第20-21页 |
| 6 结论 | 第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8页 |
| 致谢 | 第28-29页 |
| 个人简历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