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膜的合成及其对双孢菇的保鲜效果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1页
    1.1 壳聚糖第11页
    1.2 壳聚糖的应用第11-14页
        1.2.1 抗菌剂第11-12页
        1.2.2 吸附剂第12-13页
        1.2.3 药物载体第13页
        1.2.4 抗氧化剂第13页
        1.2.5 生物替代品第13-14页
    1.3 酚类物质第14-16页
        1.3.1 食物来源第14页
        1.3.2 生物利用率第14-15页
        1.3.3 抗氧化机理第15页
        1.3.4 酚酸及其生物合成第15-16页
        1.3.5 酚酸的生物活性第16页
    1.4 壳聚糖-酚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第16-18页
        1.4.1 化学耦合法第16-17页
        1.4.2 酶催化法第17页
        1.4.3 自由基介导的接枝共聚法第17-18页
        1.4.4 电化学法第18页
    1.5 壳聚糖-酚酸接枝共聚物在食品中的应用第18-20页
        1.5.1 涂膜材料第18页
        1.5.2 食品包装膜第18-19页
        1.5.3 纳米颗粒第19页
        1.5.4 凝胶第19-20页
        1.5.5 微球第20页
    1.6 双孢菇第20-21页
    1.7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1页
        1.7.1 目的和意义第21页
        1.7.2 研究内容第21页
    参考文献第21-31页
第二章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结构鉴定第31-45页
    2.1 引言第31-3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2-34页
        2.2.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第32页
        2.2.2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的合成第32-33页
        2.2.3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接枝率的测定第33页
        2.2.4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表征第33-34页
            2.2.4.1 紫外光谱分析第33页
            2.2.4.2 红外光谱分析第33页
            2.2.4.3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33-34页
            2.2.4.4 X射线衍射分析第3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4-39页
        2.3.1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机理第34-35页
        2.3.2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第35-36页
        2.3.3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的紫外光谱图第36页
        2.3.4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图第36-37页
        2.3.5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第37-38页
        2.3.6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的X射线衍射图第38-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5页
第三章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膜的理化特性与抗氧化活性第45-61页
    3.1 引言第45-4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6-49页
        3.2.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第46页
        3.2.2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膜的制备第46-47页
        3.2.3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膜的表征第47-49页
            3.2.3.1 膜厚度的测定第47页
            3.2.3.2 膜颜色的测定第47页
            3.2.3.3 膜透光率的测定第47-48页
            3.2.3.4 膜水蒸汽透过系数的测定第48页
            3.2.3.5 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第48-49页
            3.2.3.6 膜微观结构的观察第49页
            3.2.3.7 膜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第49页
        3.2.4 统计分析第4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9-57页
        3.3.1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膜的外观特征第49-50页
        3.3.2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膜的厚度第50-51页
        3.3.3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膜的颜色第51-52页
        3.3.4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膜的透光率第52-53页
        3.3.5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膜的不透明度第53-54页
        3.3.6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膜的水蒸汽透过系数第54页
        3.3.7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第54-55页
        3.3.8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膜的表面形态第55-56页
        3.3.9 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膜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第56-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第四章 壳聚糖-没食子酸接枝共聚物膜对双孢菇的保鲜效果第61-85页
    4.1 引言第61-62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2-68页
        4.2.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第62页
        4.2.2 壳聚糖-没食子酸接枝共聚物膜的制备第62-63页
        4.2.3 双孢菇的处理与贮藏第63页
        4.2.4 壳聚糖-没食子酸接枝共聚物包膜对双孢菇的保鲜效果的测定第63-67页
            4.2.4.1 失重率的测定第63页
            4.2.4.2 硬度的测定第63页
            4.2.4.3 呼吸强度的测定第63-64页
            4.2.4.4 总酚含量的测定第64页
            4.2.4.5 褐变度的测定第64页
            4.2.4.6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第64-65页
            4.2.4.7 细胞膜透性的测定第65页
            4.2.4.8 超氧阴离子(O_2~(·-))生成速率的测定第65页
            4.2.4.9 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的测定第65-66页
            4.2.4.10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第66-67页
            4.2.4.11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第67页
            4.2.4.12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测定第67页
        4.2.5 统计分析第67-6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8-79页
        4.3.1 膜处理对双孢菇外观的影响第68页
        4.3.2 膜处理对双孢菇失重率的影响第68-69页
        4.3.3 膜处理对双孢菇硬度的影响第69-70页
        4.3.4 膜处理对双孢菇呼吸强度的影响第70-71页
        4.3.5 膜处理对双孢菇总酚含量的影响第71-72页
        4.3.6 膜处理对双孢菇褐变度的影响第72-73页
        4.3.7 膜处理对双孢菇MDA含量的影响第73-74页
        4.3.8 膜处理对双孢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第74-75页
        4.3.9 膜处理对双孢菇超氧阴离子(O_2~(·-))生成速率的影响第75页
        4.3.10 膜处理对双孢菇过氧化氢(H_2O_2)生成速率的影响第75-76页
        4.3.11 膜处理对双孢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第76-77页
        4.3.12 膜处理对双孢菇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第77-78页
        4.3.13 膜处理对双孢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第78-79页
    4.4 本章小结第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VC的近岸海域空间综合整治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MOFs功能化设计及在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