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列宁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列宁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思想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6页
    0.1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9-11页
        0.1.1 理论意义第9页
        0.1.2 现实意义第9-11页
    0.2 研究现状第11-14页
        0.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0.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0.3 研究方法第14-15页
    0.4 创新之处第15-16页
1 列宁保持党的纯洁性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第16-27页
    1.1 纯洁性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6-19页
        1.1.1 纯洁性的内涵第16页
        1.1.2 党的纯洁性的内涵第16-18页
        1.1.3 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大意义第18-19页
    1.2 列宁保持党的纯洁性思想的理论渊源第19-23页
        1.2.1 马克思和恩格斯奠定了党的纯洁性思想的基础第19-21页
        1.2.2 工人阶级执政党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早期实践第21-23页
    1.3 列宁保持党的纯洁性思想的发展进程第23-27页
        1.3.1 十月革命前列宁为纯洁布尔什维克党开展的斗争第23-25页
        1.3.2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实践第25-27页
2 列宁保持党的纯洁性思想的内容与特点第27-37页
    2.1 列宁保持党的纯洁性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7-30页
        2.1.1 坚持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第27-28页
        2.1.2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第28页
        2.1.3 高度重视党的团结统一第28页
        2.1.4 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第28-29页
        2.1.5 保持党的纯洁性制度化、规范化第29-30页
        2.1.6 努力同各种腐败现象做斗争第30页
    2.2 列宁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推进路径第30-33页
        2.2.1 对所有党员进行重新登记第31页
        2.2.2 彻底开展“清党”活动第31页
        2.2.3 重视非党劳动群众的意见第31-32页
        2.2.4 严把党员“入口关”第32页
        2.2.5 采取多种形式考验并淘汰不合格党员第32-33页
    2.3 列宁保持党的纯洁性思想的实质和特点第33-37页
        2.3.1 纯洁性建设旨在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第33-34页
        2.3.2 纯洁性建设旨在实现执政为民的目标第34-35页
        2.3.3 把纯洁性建设作为党建工作中的核心内容第35页
        2.3.4 列宁保持党的纯洁性思想的特点第35-37页
3 列宁保持党的纯洁性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第37-47页
    3.1 列宁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思想的历史地位第37-39页
        3.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建理论第37-38页
        3.1.2 提高了苏共(布)党的执政能力第38页
        3.1.3 巩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第38-39页
    3.2 中国共产党对列宁保持党的纯洁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39-42页
        3.2.1 民主革命时期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最初探索第39-40页
        3.2.2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深入探索第40-41页
        3.2.3 改革开放以来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的重要进展第41-42页
    3.3 列宁保持党的纯洁性思想的当代价值第42-47页
        3.3.1 共产党任何时候都要把纯洁性建设放在首位第42-43页
        3.3.2 思想上纯洁是党的纯洁性的关键所在第43-44页
        3.3.3 党的纯洁性建设要融入到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第44-47页
结束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成果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青年共产党员修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列宁外交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