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燃料电池 | 第11-13页 |
1.1.1 燃料电池的简介 | 第11页 |
1.1.2 燃料电池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第13-18页 |
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简介 | 第13-14页 |
1.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1.2.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3.1 欠电位沉积-置换法制备 Pt/AuNiFe/C 纳米催化剂 | 第18-19页 |
1.3.2 置换法制备 Pt/AuNiFe/C 纳米催化剂 | 第19页 |
1.3.3 化学还原-置换法制备 PtAuNiFe/C 纳米催化剂 | 第19-20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0-25页 |
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20-21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21-23页 |
2.3.1 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 CV) | 第22-23页 |
2.3.2 线性扫描伏安法(Linear Sweep Voltammetry,LSV) | 第23页 |
2.4 催化剂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23-25页 |
2.4.1 X 射线衍射测试(X-ray Diffraction,XRD) | 第23页 |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 第23页 |
2.4.3 X 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XPS) | 第23-25页 |
3 欠电位沉积-置换法制备 Pt/AuNiFe/C 纳米催化剂 | 第25-34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Pt/AuNiFe/C 催化剂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25-33页 |
3.2.1 碳载体的功能化处理 | 第25-26页 |
3.2.2 AuNiFe/C 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26页 |
3.2.3 电化学测试 | 第26页 |
3.2.4 Cu 的欠电位沉积 | 第26-29页 |
3.2.5 欠电位沉积 Cu-置换法制备 Pt1/AuNiFe/C | 第29-30页 |
3.2.6 多次欠电位沉积 Cu-置换法制备 Ptn/AuNiFe/C(n 表示欠电位沉积 Cu-置换的次数) | 第30-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置换法制备 Pt/AuNiFe/C 纳米催化剂 | 第34-41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Pt/AuNiFe/C 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4-35页 |
4.2.1 碳载体的功能化处理 | 第34页 |
4.2.2 AuNiFe/C 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34-35页 |
4.2.3 置换法制备 Pt/AuNiFe/C 催化剂 | 第35页 |
4.2.4 电化学测试 | 第35页 |
4.2.5 物理性能表征 | 第3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4.3.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第35-36页 |
4.3.2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6-38页 |
4.3.3 模拟燃料电池运行工况下加速老化实验 | 第38-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5 化学还原-置换法制备 PtAuNiFe/C 纳米催化剂 | 第41-53页 |
5.1 引言 | 第41-42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5.2.1 碳载体的功能化处理 | 第42页 |
5.2.2 NiFe 纳米胶体溶液的制备 | 第42页 |
5.2.3 AuNiFe 纳米胶体溶液的制备 | 第42页 |
5.2.4 PtAuNiFe/C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 | 第42页 |
5.2.5 电化学测试 | 第42-43页 |
5.2.6 物理性能表征 | 第4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2页 |
5.3.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第43-45页 |
5.3.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45-46页 |
5.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46-48页 |
5.3.4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48-50页 |
5.3.5 模拟燃料电池运行工况下加速老化实验 | 第50-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6 结论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