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照相馆考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9页 |
第二章 中国早期照相馆的概况 | 第9-12页 |
第三章 民国照相馆的发展 | 第12-15页 |
一 民国照相业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 | 第12-13页 |
二 民国照相业的概况 | 第13-15页 |
1 分布规模 | 第13页 |
2 经营状况 | 第13-14页 |
3 经营项目 | 第14页 |
4 消费群体 | 第14-15页 |
第四章 民国照相馆的摄影器材和技术改良 | 第15-19页 |
一 民国摄影器材概况 | 第15-16页 |
1 器材销售 | 第15页 |
2 感光材料 | 第15页 |
3 照相机 | 第15-16页 |
4 冲印工具 | 第16页 |
二 摄影技术的改良 | 第16-18页 |
1 灯光 | 第16-17页 |
2 布景和道具 | 第17页 |
3 服饰 | 第17-18页 |
三 人才培养 | 第18-19页 |
1 工艺学堂 | 第18页 |
2 学徒制 | 第18-19页 |
第五章 民国照相馆的名人肖像摄影 | 第19-27页 |
一 民国精英摄影 | 第19-22页 |
1 民国政界名人摄影 | 第20-21页 |
2 民国知识分子肖像摄影 | 第21-22页 |
二 民国名媛摄影 | 第22-25页 |
1 女界精英、社交名媛 | 第22-23页 |
2 电影明星 | 第23-25页 |
三 民国百姓摄影 | 第25-27页 |
1 叶景吕系列肖像 | 第25页 |
2 普通老百姓的摄影 | 第25-27页 |
第六章 民国著名的照相馆 | 第27-41页 |
北平 | 第28-29页 |
1 大北照相馆 | 第28页 |
2 中国照相馆 | 第28页 |
3 蒋汉澄摄影室 | 第28页 |
4 欧亚照相馆 | 第28-29页 |
天津 | 第29-30页 |
1 同生照相馆 | 第29页 |
2 鼎章照相馆 | 第29-30页 |
3 周瑟夫美术照相馆 | 第30页 |
4 好莱坞摄影场 | 第30页 |
吉林 | 第30页 |
同芳照相馆 | 第30页 |
上海 | 第30-35页 |
1 宝记照相馆 | 第31页 |
2 中华照相馆 | 第31-32页 |
3 王开照相馆 | 第32页 |
4 光艺照相馆 | 第32-33页 |
5 卡尔生照相馆 | 第33页 |
6 英明照相馆 | 第33页 |
7 中国照相馆 | 第33页 |
8 沪江照相馆 | 第33-34页 |
9 静山摄影室 | 第34页 |
10 世磐照相馆 | 第34-35页 |
南京 | 第35-39页 |
1 光华照相馆 | 第35-36页 |
2 国际照相馆 | 第36-37页 |
3 “新都照相馆”就是“百花”照相馆的前身 | 第37页 |
4 环球照相馆 | 第37页 |
5 美利生照相馆 | 第37页 |
6 庐山照相馆 | 第37-38页 |
7 孔雀照相馆 | 第38页 |
8 大江照相馆 | 第38-39页 |
广州 | 第39-41页 |
1 艳芳照相馆 | 第39-40页 |
2 景象和风度照相馆 | 第40-41页 |
第七章 论文总结 | 第41-4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图片来源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