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吸附剂论文

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测定咸味食品中痕量铅、镉的应用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1-15页
        1.2.1 吸附材料的发展第12页
        1.2.2 吸附材料的分类第12-14页
        1.2.3 其他吸附材料第14-15页
    1.3 吸附与分离理论第15-19页
        1.3.1 吸附、分离的目的[周天泽和邹洪,2006]第15页
        1.3.2 吸附、富集的基本原理第15页
        1.3.3 吸附理论第15-17页
        1.3.4 常用的分离方法第17-19页
    1.4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第19-21页
        1.4.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9页
        1.4.2 研究内容第19页
        1.4.3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基体改进剂的选择及仪器最佳条件的探究第21-31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21页
        2.2.1 实验仪器第21页
        2.2.2 实验试剂第21页
    2.3 仪器工作条件第21-22页
        2.3.1 Pb 的仪器工作条件第21页
        2.3.2 Cd 的仪器工作条件第21-22页
    2.4 分析方法第22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22-29页
        2.5.1 测定铅的基体改进剂及最佳仪器条件的优化第22-25页
        2.5.2 测定镉的基体改进剂及仪器最佳工作条件的优化第25-29页
    2.6 讨论第29页
    2.7 结论第29-31页
第三章 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第31-44页
    3.1 实验仪器及材料、试剂第31页
        3.1.1 实验仪器第31页
        3.1.2 实验材料、试剂第31页
    3.2 黄原脂棉的制备及表征第31-32页
        3.2.1 黄原脂棉的制备第31页
        3.2.2 黄原脂棉的制备原理第31-3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2-41页
        3.3.1 乙醇中氢氧化钠含量的影响第32-33页
        3.3.2 加入 2%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后静置时间的选择第33页
        3.3.3 加入 CS2后静置时间的选择第33-34页
        3.3.4 烘干温度的选择第34-35页
        3.3.5 正交实验确定制备黄原脂棉的最佳条件第35-37页
        3.3.6 制备黄原脂棉的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37-39页
        3.3.7 黄原脂棉的表征第39-40页
        3.3.8 黄原脂棉吸附铅、镉重复性试验第40-41页
        3.3.9 讨论第41页
    3.4 巯基棉的制备及表征第41-42页
        3.4.1 巯基棉的制备方法第41页
        3.4.2 巯基棉的制备原理第41页
        3.4.3 巯基棉的表征第41-42页
    3.5 巯基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第42-43页
        3.5.1 巯基活性炭的制备第42页
        3.5.2 巯基活性炭的制备原理第42-43页
        3.5.3 巯基活性炭的表征第43页
    3.6 结论第43-44页
第四章 吸附材料的吸附及解吸条件的优化第44-71页
    4.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44页
        4.1.1 实验仪器第44页
        4.1.2 实验试剂第44页
    4.2 实验方法第44-45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5-68页
        4.3.1 三种吸附材料吸附铅的比较第45-47页
        4.3.2 三种吸附材料吸附铅的正交实验第47-50页
        4.3.3 三种吸附材料吸附镉的实验比较第50-52页
        4.3.4 三种吸附材料吸附镉的正交实验第52-55页
        4.3.5 三种吸附材料解吸铅的实验比较第55-58页
        4.3.6 三种吸附材料解吸铅的正交实验比较第58-61页
        4.3.7 三种吸附材料解吸镉的实验比较第61-64页
        4.3.8 三种吸附材料解吸镉的正交实验比较第64-68页
        4.3.9 讨论第68页
    4.4 共存离子的影响第68页
    4.5 检出限及精密度第68-69页
        4.5.1 检出限第68页
        4.5.2 精密度第68-69页
    4.6 结论第69-71页
第五章 吸附材料对咸味食品中痕量铅、镉的检测的应用第71-79页
    5.1 引言第71页
    5.2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71页
        5.2.1 实验仪器第71页
        5.2.2 实验试剂第71页
    5.3 实验方法第71-72页
        5.3.1 样品的消解第71-72页
        5.3.2 吸附材料处理消解液第72页
    5.4 测定结果第72-74页
    5.5 回收率及精密度试验第74-79页
        5.5.1 回收率试验第74-75页
        5.5.2 精密度试验第75-7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6.1 结论第79-80页
    6.2 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附录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MC/Eu纳米络合粒子的合成、性质及结构的研究
下一篇:尿素装置水解系统的模拟与技术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