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0.1 论文缘起 | 第11-12页 |
0.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6页 |
0.3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 宋代支移的实施范围 | 第17-26页 |
1.1 田赋支移 | 第17页 |
1.2 沿纳钱米支移 | 第17-19页 |
1.3 买扑课额支移 | 第19-20页 |
1.4 丁税米支移 | 第20-21页 |
1.5 蚕盐、丁盐钱支移 | 第21-22页 |
1.6 和籴粮草支移 | 第22-23页 |
1.7 助军粮草支移 | 第23-24页 |
1.8 科配物资支移 | 第24页 |
1.9 夫役支移 | 第24-26页 |
2 宋代支移的承担者与适用地区 | 第26-32页 |
2.1 支移的承担者 | 第26-28页 |
2.2 支移的适用地区 | 第28-32页 |
3 宋代支移的运作管理及其减免 | 第32-43页 |
3.1 宋代支移的运作管理 | 第32-36页 |
3.2 宋代支移的减免 | 第36-43页 |
3.2.1 自然灾伤减免 | 第37页 |
3.2.2 兵灾减免 | 第37-38页 |
3.2.3 充役减免 | 第38-39页 |
3.2.4 复业减免 | 第39-40页 |
3.2.5 赦宥减免 | 第40页 |
3.2.6 其它减免 | 第40-43页 |
4 支移在宋代盛行的原因及其评价 | 第43-56页 |
4.1 支移在宋代兴起的直接原因——西北边患 | 第43-47页 |
4.2 支移在宋代中后期盛行的主要原因——地方财政困难 | 第47-50页 |
4.3 宋代支移制度的评价 | 第50-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