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符号说明 | 第8-9页 |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 第9-14页 |
1 肠息肉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2 肠息肉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4页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肠息肉的中医证候类型) | 第14-24页 |
0 引言 | 第14页 |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14-15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2. 肠息肉调查结果分析 | 第15-21页 |
2.1 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 第15-16页 |
2.2 大肠息肉中医证候与西医病理分型分布特点及两者的关系 | 第16-18页 |
2.3 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候分型与年龄、性别相关性探讨 | 第18-19页 |
2.4 大肠息肉的病理类型与年龄、性别相关性探讨 | 第19-20页 |
2.5 肠息肉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 第20-21页 |
3 讨论 | 第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4页 |
第三部分:肠息肉中APC、MGMT基因甲基化检测 | 第24-32页 |
0 引言 | 第2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1.1 材料 | 第24-25页 |
1.2 方法及步骤 | 第25-27页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27-28页 |
2 甲基化检测结果 | 第28-29页 |
3 讨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综述 | 第32-40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创新点 | 第40-41页 |
附表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