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KLF15通过NFATc1调节C2C12细胞慢肌球蛋白表达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文献综述第12-22页
    第一章 骨骼肌肌纤维类型及转换第12-17页
        1.1 四种主要的肌纤维类型分类及编码基因第12-13页
        1.2 骨骼肌快慢肌之间的转换第13-14页
        1.3 骨骼肌肌纤维类型转换的调控机制第14-15页
        1.4 讨论第15-17页
    第二章 KLF15 在肌肉中的生物学作用第17-22页
        2.1 KLFs 转录因子第17-18页
            2.1.1 KLFs 转录因子结构第17页
            2.1.2 KLFs 转录因子功能第17-18页
        2.2 KLF15 在心肌中的调控作用第18-19页
            2.2.1 KLF15 在心肌中的表达第18页
            2.2.2 KLF15 在心肌中的作用机理第18页
            2.2.3 总结第18-19页
        2.3 KLF15 在平滑肌中的调控作用第19-20页
            2.3.1 平滑肌细胞特征第19页
            2.3.2 KLF15 在平滑肌中的作用机理第19页
            2.3.3 总结第19-20页
        2.4 KLF15 在骨骼肌中的作用第20-21页
            2.4.1 KLF15 对骨骼肌能量代谢的作用机理第20页
            2.4.2 KLF15 对骨骼肌肌纤维的作用机理第20-21页
        2.5 总结第21-22页
实验研究第22-38页
    第三章 KLF15 的表达分析第22-25页
        3.1 材料方法第22-23页
            3.1.1 实验材料第22页
            3.1.2 实验方法第22-23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3-24页
            3.2.1 KLF15 在小鼠组织及 C2C12 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第23-24页
        3.3 讨论第24-25页
    第四章 KLF15 调节 C2C12 细胞慢肌球蛋白的表达第25-31页
        4.1 材料方法第25-26页
            4.1.1 实验材料第25页
            4.1.2 实验方法第25-26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26-29页
            4.2.1 KLF15 调节 C2C12 细胞分化第26-28页
            4.2.2 干扰 KLF15 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第28页
            4.2.3 超表达 KLF15 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第28-29页
        4.3 讨论第29-31页
    第五章 KLF15 通过 NFAT 信号通路调节 C2C12 细胞慢肌球蛋白的表达第31-35页
        5.1 材料方法第31-32页
            5.1.1 实验材料第31页
            5.1.2 实验方法第31-32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5.2.1 KLF15 对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通路靶基因的影响第32页
            5.2.2 KLF15 对下游靶基因 NFATc1 的影响第32-33页
            5.2.3 干扰 NFATc1 对 KLF15 调节慢肌球蛋白的影响第33-34页
        5.3 讨论第34-35页
    第六章 KLF15 调节 NFATc1 启动子的活性第35-38页
        6.1 材料方法第35页
            6.1.1 实验材料第35页
            6.1.2 实验方法第35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35-36页
        6.3 讨论第36-38页
结论第38-40页
创新点第40-41页
进一步研究内容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附录第46-58页
    附录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与器械第46-47页
    附录2 实验材料第47-48页
    附录3 生化试验所用试剂和配方第48-49页
    附录4 细胞培养所用试剂和配方第49-50页
    附录5 Western Blot 所用试剂第50-52页
    附录6 细胞中总蛋白的提取及 Western blot 分析第52-54页
    附录7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分析第54-56页
    附录8 DNA 片段胶回收第56-57页
    附录9 质粒小量提取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R-34c在小鼠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时空表达模式
下一篇:麦蚜种群动态的蝴蝶突变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