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1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生态风险的研究 | 第12-14页 |
1.2.3 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4 研究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第18-25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8-20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2.1.2 地质与地貌 | 第18-19页 |
2.1.3 气象 | 第19页 |
2.1.4 水文 | 第19页 |
2.1.5 植被 | 第19页 |
2.1.6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9-20页 |
2.2 数据处理 | 第20-25页 |
2.2.1 数据源介绍 | 第20-21页 |
2.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第21页 |
2.2.3 遥感影像解译 | 第21-23页 |
2.2.4 数据精度验证 | 第23-25页 |
3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25-36页 |
3.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第25-27页 |
3.2 土地利用动态特征 | 第27-32页 |
3.2.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第27-29页 |
3.2.2 土地利用转移流 | 第29-30页 |
3.2.3 土地利用动态度的 | 第30-32页 |
3.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 | 第32-36页 |
3.3.1 景观格局指标的选择 | 第32页 |
3.3.2 景观生态特征分析 | 第32-33页 |
3.3.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 | 第33-36页 |
4 都江堰市生态风险研究 | 第36-50页 |
4.1 风险源分析 | 第36页 |
4.2 风险受体分析 | 第36页 |
4.3 生态终点度量 | 第36-37页 |
4.4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 | 第37-41页 |
4.4.1 景观干扰度指数的构建 | 第37-38页 |
4.4.2 景观脆弱度指数 | 第38页 |
4.4.3 生态损失度指数 | 第38-40页 |
4.4.4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 | 第40页 |
4.4.5 基于生态风险指数的生态风险空间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4.5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变化分析 | 第41-48页 |
4.5.1 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生态风险分析 | 第41-42页 |
4.5.2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演化特征 | 第42-44页 |
4.5.3 生态风险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 第44-45页 |
4.5.4 生态风险转移矩阵分析 | 第45-48页 |
4.6 乡镇生态风险分析 | 第48-50页 |
5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驱动力分析 | 第50-55页 |
5.1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驱动因子筛选 | 第50-53页 |
5.2 驱动力分析 | 第53-55页 |
5.2.1 社会经济发展 | 第53-54页 |
5.2.2 人口增加 | 第54页 |
5.2.3 产业结构调整 | 第54-55页 |
6 生态风险管理决策建议 | 第55-5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7.1 结论 | 第57-58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