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 二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三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5页 |
| 一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2-13页 |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第三节 国内外农地保护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 一 国外农地资源保护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 二 国内农地资源保护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 三 农地资源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农地资源保护经验与启示 | 第22-27页 |
| 第一节 欧美国家和地区农地保护经验 | 第22-24页 |
| 第二节 亚洲国家和地区农地保护经验 | 第24-26页 |
| 第三节 农地资源保护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我国农地制度变迁与农地保护制度演进 | 第27-38页 |
| 第一节 我国封建时期的农地制度特点及其对农地保护的影响 | 第27-28页 |
| 第二节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制度的演进 | 第28-31页 |
| 一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的农地资源保护制度 | 第28页 |
| 二 改革开放至今的农地资源保护制度演进 | 第28-31页 |
| 第三节 我国当前农地资源保护的制度体系 | 第31-34页 |
| 一 土地用途管制 | 第31-33页 |
| 二 农地资源规模控制 | 第33-34页 |
| 第四节 我国农地保护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8页 |
| 第四章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市场机制实证分析 | 第38-53页 |
| 第一节 博弈论视角下以行政计划保护为主的农地保护绩效分析 | 第38-48页 |
| 一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的相关参与主体界定 | 第38-39页 |
| 二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中主要参与主体的博弈分析 | 第39-48页 |
| 第二节 市场机制下农地保护效率分析 | 第48-53页 |
| 第五章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的市场机制构建及发展路径 | 第53-61页 |
| 第一节 农地资源保护市场机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 第53-54页 |
| 第二节 农地资源保护的市场机制原则的确立 | 第54-55页 |
| 第三节 农地资源保护的市场机制框架的构建 | 第55-57页 |
| 一 明晰农地产权 | 第55-56页 |
| 二 规范农地流转行为 | 第56页 |
| 三 从维护农民利益出发的农地资源保护措施 | 第56-57页 |
| 第四节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第57-59页 |
| 一 市场机制对农地资源保护的决定性作用 | 第57-58页 |
| 二 从计划行政保护到成熟市场机制保护的改革与创新 | 第58-59页 |
| 第五节 我国农地资源保护市场机制的发展路径与演化 | 第59-61页 |
| 第六章 农地资源市场机制保护的配套措施与政策建议 | 第61-64页 |
| 第一节 市场机制保护框架下多重手段的保护与开发 | 第61-62页 |
| 第二节 必要的政府调控措施 | 第62-63页 |
| 第三节 加强区域合作协调保护农地资源 | 第63-64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7页 |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