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8-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1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1-31页 |
2.1 一般资料 | 第11页 |
2.2 临床表现 | 第11页 |
2.3 影像学检查 | 第11-12页 |
2.4 术前准备 | 第12-14页 |
2.5 手术 | 第14-15页 |
2.6 术后复查 | 第15页 |
2.7 病例分析 | 第15-31页 |
第3章 结果 | 第31-34页 |
3.1 肿瘤部位与病理结果 | 第31页 |
3.2 脑干mapping结果 | 第31-32页 |
3.2.1 传导束的mapping结果 | 第31页 |
3.2.2 运动核团的mapping结果 | 第31-32页 |
3.2.3 感觉核团的mapping结果 | 第32页 |
3.2.4 脑干功能状态的监测 | 第32页 |
3.3 术后神经功能评估、随访情况 | 第32-33页 |
3.4 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4-40页 |
4.1 临床症状对于脑干功能定位的意义 | 第34-35页 |
4.2 功能磁共振对脑干传导束的定位在选择手术入路中的作用 | 第35-36页 |
4.3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脑干神经核团和传导束的定位及持续监测在脑干手术中的作用 | 第36-38页 |
4.3.1 EMG 对运动神经核团及传导束的定位和脑干诱发电位对感觉核团的定位对脑干手术切口设计的作用 | 第36-37页 |
4.3.2 术中 BAEP 、SSEP 、MEP 的持续监测为脑干手术操作提供警报 | 第37-38页 |
4.4 脑干mapping技术的应用降低了脑干病灶切除术的副损伤 | 第38-39页 |
4.5 目前存在的不足 | 第39页 |
4.6 脑干 mapping技术的展望 | 第39-4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综述 | 第44-50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