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气象学论文

南昌市城市热岛效应宏观模拟预测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6页
    1.4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第16-20页
        1.4.1 数据源概况第16-17页
        1.4.2 研究区概况第17-20页
2 研究内容理论基础第20-26页
    2.1 地表温度反演理论与方法第20-24页
        2.1.1 热红外遥感理论第20-22页
        2.1.2 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第22-24页
    2.2 遥感影像分类第24-26页
3 南昌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第26-46页
    3.1 数据预处理第26-27页
    3.2 南昌市地表温度反演第27-33页
        3.2.1 辐射定标第27-28页
        3.2.2 地表比辐射率计算第28-29页
        3.2.3 黑体辐射亮度的计算第29页
        3.2.4 地表温度反演结果第29-30页
        3.2.5 反演精度评价第30-33页
    3.3 热环境时空特征分析第33-36页
        3.3.1 热岛等级划分第34-35页
        3.3.2 热环境时空分布格局分析第35-36页
    3.4 地表温度与地表指数的关系第36-40页
        3.4.1 地表类型分类第36-40页
    3.5 不同地表类型的热环境特征第40-46页
        3.5.1 不同地表类型与地表温度关系第40-42页
        3.5.2 地表指数与温度的回归分析第42-46页
4 南昌市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因素研究及预测模型构建第46-61页
    4.1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因素确定第46-50页
        4.1.1 城市下垫面性质第46-47页
        4.1.2 气候因素第47-48页
        4.1.3 人口因素第48页
        4.1.4 经济因素第48-49页
        4.1.5 人为热排放第49页
        4.1.6 大气污染因素第49-50页
    4.2 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因子的定量研究第50-56页
        4.2.1 灰色关联理论第50-51页
        4.2.2 平均温度与各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度计算第51-53页
        4.2.3 基于灰色GM(0,N)南昌市热岛效应横向关系模型第53-56页
    4.3 南昌市热岛效应预测模型构建第56-59页
        4.3.1 基于灰色GM(1,1)的城市热岛效应纵向模拟预测第56-58页
        4.3.2 预测结果评价第58-59页
    4.4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措施第59-61页
        4.4.1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空间和布局第59页
        4.4.2 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第59-61页
5 结论与讨论第61-63页
    5.1 主要结论第61-62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稻壳对污染水中Pb2+和Cd2+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江西省宜春地区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