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国内外环城林带的研究 | 第16-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21页 |
·上海概况 | 第19-20页 |
·环城林带概况 | 第20-21页 |
·群落调查方法 | 第21-22页 |
·群落调查方法 | 第21-22页 |
·生境测定方法 | 第22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2页 |
·群落分类方法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上海环城林带人工植被类型及更新层物种组成特征 | 第24-39页 |
·前言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6页 |
·上海环城林带植被类型划分 | 第24-28页 |
·上海环城林带物种组成 | 第28页 |
·更新层物种组成特征 | 第28-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环城林带人工植被恢复的种源及扩散限制 | 第36-37页 |
·人为干扰对群落更新层的影响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不同群落类型更新层种群结构与恢复潜力 | 第39-55页 |
·前言 | 第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51页 |
·种类组成与数量特征 | 第39-45页 |
·主要树种种群结构 | 第45-48页 |
·更新层分布格局与生境因子相关性 | 第48-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环城林带人工植被自然恢复的生境限制 | 第51页 |
·更新层主要种类生态种组的划分 | 第51-52页 |
·上海环城林带人工植被自然恢复潜力预测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5-59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建议 | 第56-58页 |
·规划设计 | 第56-57页 |
·建设实施 | 第57-58页 |
·经营管理 | 第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78页 |
附表1.上海环城林带植物分类体系 | 第59-65页 |
附表2.上海环城林带草本及藤本植物出现种类 | 第65-70页 |
附表3.上海环城林带更新层木本植物出现种类及特征分析 | 第70-74页 |
附图.更新层主要树种高度级频度分布图 | 第74-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后记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