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2.1 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比较 | 第13-14页 |
2.2 网络交往中的情绪交流 | 第14-15页 |
2.3 情绪图标的相关研究 | 第15-22页 |
2.3.1 情绪图标的定义 | 第15页 |
2.3.2 情绪图标的特点 | 第15-16页 |
2.3.3 情绪图标的功能 | 第16-17页 |
2.3.4 情绪图标的分类 | 第17-18页 |
2.3.5 性别与情绪图标的使用 | 第18页 |
2.3.6 情绪图标与情绪表达 | 第18-19页 |
2.3.7 情绪图标与情绪感知 | 第19-22页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 第22-25页 |
3.1 以往研究不足与研究问题 | 第22-24页 |
3.2 总体研究思路 | 第24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4 研究一 即时通信中情绪图标的基本使用情况 | 第25-33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4.2.1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4.2.2 研究工具 | 第25-26页 |
4.3 研究结果 | 第26-31页 |
4.3.1 情绪图标整体使用情况分析 | 第26-27页 |
4.3.2 各类型情绪图标的使用情况分析 | 第27-28页 |
4.3.3 各情绪图标所包含的情绪内涵分析 | 第28-30页 |
4.3.4 情绪图标的使用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 第30-31页 |
4.4 讨论 | 第31-32页 |
4.5 结论 | 第32-33页 |
5 研究二 情绪图标对情绪感知和表达的影响 | 第33-43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5.2 研究方法 | 第33-36页 |
5.2.1 研究对象 | 第33页 |
5.2.2 实验材料 | 第33-35页 |
5.2.3 实验设计与程序 | 第35-36页 |
5.3 研究结果 | 第36-40页 |
5.3.1 情绪表达方式对情绪感知的影响 | 第36-37页 |
5.3.2 情绪表达方式的选择在情绪类型上的差异分析 | 第37-39页 |
5.3.3 情绪表达方式的选择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第39-40页 |
5.4 讨论 | 第40-41页 |
5.5 结论 | 第41-43页 |
6 综合讨论 | 第43-45页 |
7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8 研究创新与局限 | 第46-48页 |
8.1 研究创新 | 第46页 |
8.2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附录 | 第54-59页 |
在校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