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苏州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3页
    一、 选题的背景第8页
    二、 研究意义第8-9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四、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1-12页
        (一) 研究方法第11页
        (二) 研究内容第11-12页
    五、 创新之处和不足第12-13页
        (一) 创新之处第12页
        (二) 不足之处第12-13页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第13-16页
    一、 基本概念第13页
        (一) 村官第13页
        (二) 大学生村官第13页
    二、 相关理论第13-16页
        (一) 人力资源理论第13-14页
        (二) 激励理论第14-15页
        (三) 博弈理论第15-16页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历程和现状第16-21页
    一、 大学生村官队伍产生的背景与发展历程第16-19页
        (一) 大学生村官产生的背景第16-17页
        (二) 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第17-19页
        (三)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现状第19页
    二、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研究第19-21页
第三章 苏州市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现状与成效第21-30页
    一、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现状第21-23页
    二、 苏州市城乡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现状研究第23-26页
        (一) 端正工作态度,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第23-24页
        (二) 大学生村官自身角色定位建设第24-25页
        (三) 改进大学生村官生活环境问题第25-26页
    三、 苏州市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6-30页
        (一) 自身定位不准,基层环境复杂第26-27页
        (二) 管理机制欠缺,引导力度薄弱第27-28页
        (三) 社会关注不够,难以获得认可第28-30页
第四章 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水平的建议第30-35页
    一、 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培训教育第30-31页
    二、 不断完善管理,建立考核制度第31-32页
    三、 协调各方资源,健全激励机制第32-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后记第38-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征兵工作对策研究
下一篇:农村基层治理的新探索:“三三制”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