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贵州高原禾草+白三叶草地养分及植被异质性形成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9页
    1.1 人工草地概念及意义第11页
        1.1.1 概念第11页
        1.1.2 意义第11页
    1.2 刈牧利用对草地的作用第11-17页
        1.2.1 放牧第12-15页
        1.2.2 刈割第15-17页
    1.3 禾草+三叶草草地的地位和作用第17-19页
第二章 不同改良年份禾草+白三叶草地养分和植被构成研究第19-45页
    引言第1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9-21页
        2.1.1 研究区概况第19页
        2.1.2 试验设计第19-20页
        2.1.3 测定指标和方法第20-21页
        2.1.4 数据分析第21页
    2.2 结果第21-43页
        2.2.1 土壤养分第21-30页
        2.2.2 牧草养分第30-38页
        2.2.3 植物群落特征第38-43页
    2.3 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不同刈牧利用禾草+白三叶草地养分和植被构成研究第45-56页
    引言第45-4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3.1.1 研究区概况第46页
        3.1.2 试验设计第46页
        3.1.3 测定指标和方法第46-47页
        3.1.4 数据分析第47页
    3.2 结果第47-53页
        3.2.1 土壤养分第47-48页
        3.2.2 牧草养分及饲料价值评定第48-50页
        3.2.3 禾草和三叶草种群密度和大小第50页
        3.2.4 植物群落特征第50-53页
    3.3 讨论第53-55页
        3.3.1 土壤养分第53页
        3.3.2 牧草养分第53-54页
        3.3.3 草地植被构成第54页
        3.3.4 植物种群特征第54-55页
    3.4 结论第55-56页
第四章 畜粪对禾草+白三叶草地养分与植被构成的作用第56-69页
    引言第56-57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7-58页
        4.1.1 研究区概况第57页
        4.1.2 试验设计第57页
        4.1.3 测定指标和方法第57-58页
        4.1.4 数据分析第58页
    4.2 结果第58-65页
        4.2.1 土壤有机质与矿质元素含量第58-59页
        4.2.2 牧草养分及饲料价值评定第59-61页
        4.2.3 牧草和土样矿质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第61页
        4.2.4 植被种群密度和大小第61-62页
        4.2.5 植物群落特征第62-64页
        4.2.6 牛羊对斑块的采食第64-65页
    4.3 讨论第65-67页
        4.3.1 草地养分第65-66页
        4.3.2 草地植被第66页
        4.3.3 家畜采食第66-67页
        4.3.4 白三叶匍匐茎密度测定方法第67页
    4.4 结论第67-6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69-71页
    5.1 结论第69-70页
    5.2 建议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8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与植被、土壤因素的关系
下一篇:杜鹃素对小鼠T细胞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