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1 绪论 | 第12-14页 |
1.1 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课题创新及研究空间 | 第14页 |
2 国民政府直辖期间威海地区报业背景研究 | 第14-18页 |
2.1 国际国内背景 | 第14-15页 |
2.2 威海地区的隶属演变 | 第15页 |
2.3 威海地区社会背景 | 第15-18页 |
3 国民政府直辖期间(1930.1-1938.3)威海报业概括 | 第18-19页 |
3.1 《威海日报》 | 第18页 |
3.2 《黄海潮报》 | 第18页 |
3.3 《新生日报》 | 第18页 |
3.4 其他报刊情况 | 第18-19页 |
3.5 说明 | 第19页 |
4 《威海日报》研究 | 第19-59页 |
4.1 申请与集资 | 第19-22页 |
4.2 报纸概况 | 第22-25页 |
4.2.1 创刊、停刊时间 | 第22页 |
4.2.2 办报宗旨 | 第22-23页 |
4.2.3 政治立场 | 第23页 |
4.2.4 版面 | 第23-24页 |
4.2.5 栏目设置 | 第24页 |
4.2.6 人事 | 第24页 |
4.2.7 社址 | 第24页 |
4.2.8 出版发行 | 第24-25页 |
4.3 《威海日报》内容分析 | 第25-59页 |
4.3.1 新闻类内容 | 第25-33页 |
4.3.2 社论 | 第33-37页 |
4.3.3 副刊版内容 | 第37-55页 |
4.3.4 广告 | 第55-59页 |
4.4 《威海日报》停刊原因分析 | 第59页 |
5 《黄海潮报》研究 | 第59-80页 |
5.1 报纸概况 | 第60-61页 |
5.1.1 创刊时间及办报宗旨 | 第60页 |
5.1.2 政治立场 | 第60页 |
5.1.3 版面 | 第60-61页 |
5.1.4 栏目设置 | 第61页 |
5.1.5 出版发行及停刊 | 第61页 |
5.2 《黄海潮报》内容分析 | 第61-78页 |
5.2.1 《黄海潮报》办报整体特点 | 第61-62页 |
5.2.2 《黄海潮报》新闻报道特点 | 第62-65页 |
5.2.3 《黄海潮报》副刊研究 | 第65-76页 |
5.2.4 《黄海潮报》广告 | 第76-78页 |
5.3 《黄海潮报》社会历史意义 | 第78-80页 |
6 《新生日报》研究 | 第80-103页 |
6.1 创办背景 | 第80-81页 |
6.2 报纸概况 | 第81-88页 |
6.2.1 创办时间 | 第81页 |
6.2.2 人事 | 第81-82页 |
6.2.3 办报宗旨 | 第82-83页 |
6.2.4 政治立场 | 第83页 |
6.2.5 版面及栏目设置 | 第83-85页 |
6.2.6 出版发行 | 第85-86页 |
6.2.7 发刊祝词 | 第86-87页 |
6.2.8 停刊 | 第87-88页 |
6.3 《新生日报》内容分析 | 第88-102页 |
6.3.1 《新生日报》新闻类内容 | 第88-94页 |
6.3.2 《新生日报》社论 | 第94-97页 |
6.3.3 《新生日报》广告 | 第97-99页 |
6.3.4 《新生日报》副刊 | 第99-102页 |
6.4 《新生日报》社会历史意 | 第102-103页 |
7 三份报纸之间的关系 | 第103-107页 |
8 三份报纸存在的问题 | 第107-108页 |
9 与英租报业比较 | 第108-110页 |
结语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2页 |
谢辞 | 第112-113页 |
学位论文评闽及答辩情况表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