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6-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1 昆虫的雄性生殖系统 | 第13-14页 |
1.2 附腺的细胞结构 | 第14-15页 |
1.3 附腺分泌物及其主要功能 | 第15-16页 |
1.4 昆虫附腺的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1-23页 |
2.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21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家蚕雄蛾附腺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23-39页 |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仪器 | 第23-28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3.1.3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3.1.4 蛋白质组学实验所用试剂的配制 | 第24-28页 |
3.2 实验步骤 | 第28-32页 |
3.2.1 家蚕雄蛾附腺蛋白的提取 | 第28-29页 |
3.2.2 蛋白质定量 | 第29页 |
3.2.3 家蚕雄蛾附腺蛋白的SDS-PAGE电泳 | 第29-30页 |
3.2.4 LC-MS/MS分析 | 第30-31页 |
3.2.4.1 雄蛾附腺蛋白的酶解 | 第30页 |
3.2.4.2 雄蛾附腺蛋白肽段的脱盐处理 | 第30-31页 |
3.2.4.3 液相色谱质谱连用检测 | 第31页 |
3.2.5 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3.2.5.1 数据库建立 | 第31-32页 |
3.2.5.2 数据检索及蛋白鉴定 | 第32页 |
3.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3.3.1 附腺蛋白的电泳检测 | 第32-33页 |
3.3.2 附腺蛋白的LC-MS/MS分析 | 第33页 |
3.3.3 附腺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3-37页 |
3.4 讨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家蚕BmAGSP3和BmAGSP4的克隆原核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 | 第39-55页 |
4.1 实验材料及试剂仪器 | 第39-43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39-40页 |
4.1.3 仪器 | 第40页 |
4.1.4 试剂配制 | 第40-43页 |
4.2 实验步骤 | 第43-48页 |
4.2.1 RNA的提取 | 第43-44页 |
4.2.2 cDNA的制备 | 第44页 |
4.2.3 重组载体构建 | 第44-47页 |
4.2.3.0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44-45页 |
4.2.3.1 目的片段回收 | 第45页 |
4.2.3.2 目的片段与载体双酶切 | 第45页 |
4.2.3.3 目的片段与载体双酶切产物回收 | 第45页 |
4.2.3.4 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 | 第45-46页 |
4.2.3.5 转化 | 第46页 |
4.2.3.6 阳性克隆筛选、验证及测序 | 第46-47页 |
4.2.3.7 质粒提取和双酶切验证 | 第47页 |
4.2.4 重组蛋白质的原核表达检测 | 第47页 |
4.2.5 蛋白质包涵体的纯化 | 第47-48页 |
4.2.5.1 包涵体形式重组蛋白的制备 | 第47-48页 |
4.2.5.2 摸索咪唑浓度 | 第48页 |
4.2.5.3 重组蛋白的大量纯化 | 第48页 |
4.2.6 抗体的制备 | 第48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4.3.1 BmAGSP3、BmAGSP4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48-50页 |
4.3.2 BmAGSP3、BmAGSP4重组蛋白原核表达检测 | 第50页 |
4.3.3 BmAGSP3、BmAGSP4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50-51页 |
4.3.4 BmAGSP3、BmAGSP4抗体的制备 | 第51-52页 |
4.4 讨论 | 第52-55页 |
第五章 家蚕BmAGSP3,BmAGSP4的表达特征分析及定位 | 第55-65页 |
5.1 实验材料和试剂仪器 | 第55-58页 |
5.1.1 实验试剂 | 第55-56页 |
5.1.2 实验仪器 | 第56页 |
5.1.3 主要溶剂配制 | 第56-58页 |
5.2 实验步骤 | 第58-61页 |
5.2.1 RNA提取、检测与cDNA制备 | 第58页 |
5.2.2 RT-PCR分析 | 第58-59页 |
5.2.3 蛋白质提取与定量 | 第59页 |
5.2.4 Western blotting实验步骤 | 第59-60页 |
5.2.5 免疫荧光定位 | 第60-61页 |
5.2.5.1 石蜡切片 | 第60页 |
5.2.5.2 免疫荧光染色 | 第60-61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5.4 讨论 | 第63-65页 |
第六章 BmAGSP4的功能研究 | 第65-73页 |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65页 |
6.1.1 实验材料 | 第65页 |
6.1.2 实验试剂、实验仪器、试剂配制 | 第65页 |
6.2 实验步骤 | 第65-69页 |
6.2.1 BmAGSP3,BmAGSP4在交配中的转移检测 | 第65-66页 |
6.2.1.1 雌蛾生殖系统蛋白的提取 | 第65页 |
6.2.1.2 蛋白质定量 | 第65-66页 |
6.2.1.3 Western blotting步骤 | 第66页 |
6.2.2 RNA干涉实验 | 第66-68页 |
6.2.2.1 RNAi引物的设计 | 第66页 |
6.2.2.2 体外转录模板的制备 | 第66-67页 |
6.2.2.3 体外转录合成dsRNA | 第67-68页 |
6.2.3 双链RNA的注射及雌蛾产卵数的统计 | 第68页 |
6.2.4 荧光定量PCR | 第68-69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69-71页 |
6.4 讨论 | 第71-73页 |
第七章 综合与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附表 | 第83-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