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PX地区长6致密油藏富集规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前言第7-11页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7页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第7-9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9-11页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11-17页
    2.1 区域地质概况第11页
    2.2 区域地层特征第11-12页
    2.3 地层层序划分与对比第12-13页
        2.3.1 地层划分的原则和思路第12页
        2.3.2 小层的划分对比方案第12-13页
    2.4 地层划分及对比结果第13-17页
        2.4.1 标准井的选取第14页
        2.4.2 标准剖面的建立第14-16页
        2.4.3 构造落实第16-17页
第三章 沉积微相第17-29页
    3.1 区域沉积背景第17页
    3.2 沉积微相特征研究第17-22页
        3.2.1 物源分析第17页
        3.2.2 沉积相标志第17-19页
        3.2.3 测井相标志第19-22页
    3.3 单井相及剖面相分析第22-24页
        3.3.1 单井相分析第22-23页
        3.3.2 剖面相对比分析第23-24页
    3.4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第24-26页
    3.5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第26-29页
第四章 储层特征第29-49页
    4.1 岩石学特征第29-38页
        4.1.1 砂岩类型第29-30页
        4.1.2 碎屑成分及特征第30-31页
        4.1.3 填隙物成分及特征第31-32页
        4.1.4 碎屑结构特征第32-37页
        4.1.5 黏土矿物第37-38页
    4.2 物性特征第38-43页
        4.2.1 孔隙度平面变化特征第39-41页
        4.2.2 渗透率平面变化特征第41-43页
    4.3 油水相渗特征第43-49页
        4.3.1 油水相渗参数特征第45-48页
        4.3.2 油水相渗结果分析第48-49页
第五章 成岩作用研究及储层综合评价第49-59页
    5.1 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第49-52页
        5.1.1 压实作用第49页
        5.1.2 胶结作用第49-51页
        5.1.3 溶蚀作用第51-52页
    5.2 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第52-55页
    5.3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第55-59页
第六章 油藏富集规律第59-67页
    6.1 油藏类型分析第59-60页
    6.2 油层分布特征第60-63页
    6.3 油藏富集规律分析第63-67页
        6.3.1 储层物性第63-64页
        6.3.2 砂层厚度第64页
        6.3.3 成岩作用第64页
        6.3.4 圈闭条件第64-65页
        6.3.5 生油岩条件第65页
        6.3.6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第65-67页
第七章 结论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产能方程计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西峰油田M井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