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多道能谱分析技术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 第10-12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第二章 X射线多道能谱分析理论与系统设计 | 第15-29页 |
2.1 X射线性质及产生方法 | 第15-16页 |
2.1.1 X射线性质 | 第15页 |
2.1.2 X射线产生方法 | 第15-16页 |
2.2 X射线的衰减规律 | 第16-17页 |
2.2.1 单色窄束X射线强度衰减规律 | 第16-17页 |
2.2.2 多色窄束X射线强度衰减规律 | 第17页 |
2.3 X射线多道能谱分析原理 | 第17-19页 |
2.4 三相流相含率测量理论模型 | 第19-21页 |
2.5 MCNP5程序模拟 | 第21-25页 |
2.5.1 蒙特卡罗程序MCNP5简介 | 第21-22页 |
2.5.2 实际模拟实验 | 第22-25页 |
2.6 模拟结果处理与分析 | 第25-27页 |
2.7 X射线多道能谱分析系统设计 | 第27-2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X射线发生系统设计 | 第29-45页 |
3.1 发生电路设计方案 | 第29页 |
3.2 高压电压源设计 | 第29-40页 |
3.2.1 高压电压源总体设计 | 第30-31页 |
3.2.2 逆变电路设计 | 第31-33页 |
3.2.3 谐振变换电路设计 | 第33-35页 |
3.2.4 倍压整流电路设计 | 第35-36页 |
3.2.5 反馈电路设计 | 第36-40页 |
3.3 灯丝电流源设计与实现 | 第40-43页 |
3.3.1 基于Buck型开关电源的电流源电路 | 第41-42页 |
3.3.2 反馈控制电路设计 | 第42-43页 |
3.4 保护电路设计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X射线探测及多道能谱分析系统设计 | 第45-65页 |
4.1 X射线探测及多道能谱分析系统总体方案 | 第45-46页 |
4.2 硬件电路设计 | 第46-54页 |
4.2.1 信号调理电路 | 第46-47页 |
4.2.2 高速ADC电路设计 | 第47-50页 |
4.2.3 FPGA及外围电路设计 | 第50-51页 |
4.2.4 ARM及外围电路设计 | 第51-52页 |
4.2.5 UART接口电路设计 | 第52页 |
4.2.6 电源电路设计 | 第52-54页 |
4.3 FPGA软件设计 | 第54-62页 |
4.3.1 软件总体架构设计 | 第54-55页 |
4.3.2 时钟模块 | 第55-56页 |
4.3.3 ADC控制模块 | 第56页 |
4.3.4 梯形成形模块 | 第56-59页 |
4.3.5 脉冲判别及峰值提取模块 | 第59-60页 |
4.3.6 双口RAM存储模块 | 第60-62页 |
4.3.7 数据通信模块 | 第62页 |
4.4 ARM软件设计 | 第62-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试验 | 第65-76页 |
5.1 高压源调试试验 | 第65-67页 |
5.2 电流源调试试验 | 第67-68页 |
5.3 多道能谱分析系统调试试验 | 第68-69页 |
5.4 室内三相流试验系统 | 第69-71页 |
5.5 室内试验 | 第71-7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