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荷载作用下赤泥改良黄土的动力特性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赤泥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赤泥的来源及分布 | 第15-16页 |
1.2.2 赤泥的应用现状 | 第16-19页 |
1.3 土体改良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 土体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5 研究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2-24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第2章 试验概况 | 第24-38页 |
2.1 GDS动三轴试验 | 第24-30页 |
2.1.1 仪器简介 | 第24页 |
2.1.2 操作过程 | 第24-30页 |
2.2 试验参数选择 | 第30-33页 |
2.2.1 加载波形 | 第32页 |
2.2.2 围压 | 第32-33页 |
2.2.3 频率 | 第33页 |
2.2.4 动应力幅值 | 第33页 |
2.2.5 破坏标准 | 第33页 |
2.3 试验过程 | 第33-38页 |
2.3.1 试验材料 | 第33-35页 |
2.3.2 试样制备 | 第35-36页 |
2.3.3 试验方案 | 第36-38页 |
第3章 改良土动变形特性研究 | 第38-54页 |
3.1 动应力应变关系 | 第38-43页 |
3.1.1 滞回曲线 | 第38-39页 |
3.1.2 骨干曲线 | 第39-41页 |
3.1.3 含水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3.1.4 加载频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 累积塑性应变 | 第43-48页 |
3.2.1 动应力幅值的影响 | 第43-45页 |
3.2.2 含水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3 围压的影响 | 第46-47页 |
3.2.4 临界动应力 | 第47-48页 |
3.3 土体改良前后对比 | 第48-49页 |
3.4 改良土稳定-破坏判别准则及变形预测公式 | 第49-51页 |
3.5 小结 | 第51-54页 |
第4章 改良土动参数及动强度研究 | 第54-70页 |
4.1 动弹性模量 | 第54-57页 |
4.1.1 数据提取 | 第54页 |
4.1.2 振次的影响 | 第54-55页 |
4.1.3 含水率的影响 | 第55-57页 |
4.1.4 加载频率的影响 | 第57页 |
4.2 阻尼比 | 第57-61页 |
4.2.1 数据提取 | 第57-58页 |
4.2.2 振次的影响 | 第58-59页 |
4.2.3 含水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4 加载频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 动强度曲线 | 第61-63页 |
4.3.1 数据提取 | 第61页 |
4.3.2 围压的影响 | 第61-62页 |
4.3.3 含水率的影响 | 第62-63页 |
4.4 土体改良前后对比及机理探讨 | 第63-66页 |
4.5 环境效应 | 第66-67页 |
4.5.1 浸出毒性 | 第66-67页 |
4.5.2 腐蚀性 | 第67页 |
4.6 小结 | 第67-70页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0-74页 |
5.1 结论 | 第70-72页 |
5.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